1不远处,三个中年人,前后护着一位老者。(摄影 程 翔) 2副调研员杜大刚是向导,过河、爬坡他拽着崔老师,会长姚志光在后,扶着崔振宽老师。(摄影 程 翔) 3我和咸阳市信访局副调研员杜大刚(右)、三原县收藏协会会长姚志光,向崔振宽老师(中)介绍着嵯峨乡 (摄影 程 翔) 4崔振宽老师的心里,秦岭的绿色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黄土高坡的黄土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 (摄影 程 翔) 5顺着崔老师焦距的方向望去,赤裸的土红色的塬坢,像倔强性格的秦川汉子裸露的胸膛 (摄影 崔振宽) 6大画家崔振宽(右)与本文作者程翔先生在嵯峨山合影(摄影 姚志光) 7(中国画)《群山》 崔振宽 8(中国画)《白鹿》 崔振宽
初冬的树林下,一只漂亮的花猫,目不转睛地盯着树上的一只长尾野鸡。长尾野鸡与另一只同伴“呱呱”地对话,那声音大的好像没把身旁的一切,当成危害物似的;深沟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有位农妇洗刷着大人小孩的衣物……不远处,三个中年人,前后护着一位老者,不像是猎人,是地质队的?还是探文物宝藏的? “嵯峨山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县城西北 20 公里处,最高海拔1409米。山分三面,西南起泾阳,西北起淳化,东北起三原。嵯峨低山区位于三原境内,面积106037亩,自然条件优越,风景秀美。”“嵯峨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铸鼎荆山之阳’荆山也叫嵯峨山。据唐代司马承贞《史记索隐》等著作载:‘鬼谷子王诩,扶风池阳人。战国道教教主老子传教授经中华大地’。嵯峨山一台,留有老子讲经台和明代理学家马理(1479-1556)撰文的石碑。嵯峨山天井岸旁的‘天齐祠’,是汉代皇帝祭天的祭坛。嵯峨山上有唐德宗李适的陵墓,有振锡寺遗址,有唐悟空禅师车奉朝之塔,还有桃花井、潦池凹等遗址迹。” “嵯峨乡还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得遗址……” 一路上,我和咸阳市信访局副调研员杜大刚、三原县收藏协会会长姚志光,向大画家崔振宽老师介绍着嵯峨乡的历史背景,崔老师寡言少语。副调研员杜大刚热心积极推介:“我过去在嵯峨乡中学的时候,带学生到洪水那条沟踏青,那儿有原始生态的景象,没人把那儿当成旅游点……” 崔老师点点头。 说起来,大名鼎鼎的风景画家崔老师和我父亲同岁,1935年生,属猪的。那么深的深沟,他敢下,那么陡的黄土坡,他敢爬;比我父亲可强多了,我父亲曾是部队的飞行员,年轻时的身体可没问题,但绝不会来这荒山野岭采风。嵯峨乡是副调研员杜大刚的老家,他是我们的向导,过河、爬坡他拽着崔老师,会长姚志光在后,扶着崔老师。我拿着照相机,不是猎枪。小时候,不懂事,曾为我爷爷提着猎枪,当过猎人而自豪;后来明白了,不仅不应该打猎,不应该杀生,还应该保护动物,保护生态。轮到我这一代,今天还挎着“武器”,是记录保护歌颂大自然、捕捉美好景致和生活的照相机。忽然,崔老师从我手中,接过相机,像将军举着望眼镜望着战场。顺着崔老师焦距的方向望去,赤裸的土红色的塬坢,似亿万年前的巨大化石,又像倔强性格的秦川汉子裸露的胸膛——大画家的眼光是和普通人眼光不一样啊,普通的事物,不在普通了,震撼丹田啊!“那每一道道沟道里,都有村落,我都去过。画速写,拍过几千幅照片。”我们三个三原人面面相觑。“就是当地的人,也不一定去过嵯峨乡川道两旁所有的村落,崔老师,您不是长安人吗?您的风景画,不是以秦岭为主题吗?”崔老师是西安美院国画系第一批学生,是前辈,我也在西安美院学习过,了解画家的思路。“是以秦岭为主,陕南、陕北都写生过,我也喜欢三原嵯峨乡的村落,有典型的关中塬坢的味道。” 崔老师终于拉开话匣。“您是怎么看上了嵯峨乡?” “偶尔的机会。” “多长时间了?” “五年前。” 我感慨道:“三原是文化大县,喜欢您作品的人很多很多,画友们在一起还议论,都知道崔老师的画,市场上的价位非常高,像这样的大画家,好像从来没来过三原——可能,人们在报刊、电视上欣赏您的时候,您正在跟学生,在三原嵯峨乡的某个村落画画。” 咱很明白,中国在经济上属于第三世界,在文化艺术上从来不落后任何一个国家,是世界上文化强国。尤其是中国画,更是世界艺术的奇葩。中国的现代画家压力不轻啊,都知道唐宋明清的国画,与唐宋明清的诗词一样,达到艺术的巅峰,后人难以逾越。中国传统风景画运用线条、构图表现神韵。比如大面积的留白,留出奇幻的云——天,留出灵动的水——地,在天与地之间,点睛小船、屋舍、庙宇——用画面将天、地、人结合的理念超然化、理性化、现实化、梦幻化、理想化。根脉没有变,画面被浓墨、被笔触、被情感给填满了,秦川的风景、秦人的倔强融于又轻又薄的画幅之中,中国的国画史,不得不记录着陕西画家崔振宽独特的画风。 在崔振宽老师的眼中和心里,秦岭的绿色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黄土高坡的黄土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勤劳善良的农家人的黄皮肤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秦人淳朴的情感和生活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秦川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厚重的大笔触的浓墨!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4 19:19 , Processed in 0.019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