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1点半,我们邀您借影像“穿越”,回到1842。
看——老照片的幻灯盛宴 阿方斯•尤金•于勒•埃及尔、乔治•R.韦斯特、路易•李阁郎……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在中国,他们是最早一批拿起相机的人。他们用镜头,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用光线,描绘了那个年代的中国景观。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珍贵的影像只有为数不多的一部分留存在国内,而在讲堂中,你不仅能听到英国著名作家、《中国摄影史》作者泰瑞•贝内特、国内知名摄影史学者、收藏家陈申、仝冰雪等国内外专家的讲座和研讨,更能在幻灯展示中品味老照片的独特魅力。
中国摄影史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是摄影术发明170多年以来,国内对中国摄影历史的研究整体上进展甚微,摄影人亟待搜集、整理相关信息。但由于中国摄影起步晚,早期有关摄影的文字、照片等研究资料非常稀缺,而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外国来华人士和专业摄影师、晚近的一些照相馆拍摄了不少照片,并多有作品出版传世。因此分析和研究国外保存的相关史料、引进出版国外相关的论著,对厘清中国摄影史的脉络非常必要。 论——他人观看与自我构建 外国专家看中国摄影,此为“他人观看”,中外互动,旨在“自我构建”。原中国摄影出版社副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陈申,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曾璜,北京知名老照片收藏家,中国老照片网创办人仝冰雪将指引我们正确解读来自西方的中国摄影史观。对话泰瑞•贝内特,比较中西方摄影史理论研究现状,这将是一场中西方摄影史论的巅峰碰撞,一场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这场对话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读——国内首次引进的西方中国摄影史论《中国摄影史:1842-1860》 本书论述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1842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年)这一时间段内的中国摄影史,综合游记、铜版画、老照片等多种素材,考证了中国最早的照片及其摄影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在华的摄影师和作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华的摄影师和作品,全面介绍了1842-1860年间在中国拍摄了照片的摄影师和保存至今的摄影作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5 23:27 , Processed in 0.0174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