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中的三个本原问题[王九龙]

2011-12-12 15:28| 发布者:cphoto| 查看:928| 评论:0|来自:中摄论坛

摘要:原本作为人类发明的、并借用光学机械器材获得成像样本的摄影术,经过简单而精确的复制、追求完美画意、刻意渲染某些意识分支的演变阶段以后,逐渐地走上社会并被社会受众所接受,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传播作用中产生一定 ...
原本作为人类发明的、并借用光学机械器材获得成像样本的摄影术,经过简单而精确的复制、追求完美画意、刻意渲染某些意识分支的演变阶段以后,逐渐地走上社会并被社会受众所接受,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传播作用中产生一定的技术记录角度和审美态度的指向意见;正是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载体介质广泛地传播、并在社会事务中形成一定观点和倾向之后,摄影术也就开始了自身被社会附着着的本原分离过程,在某些方面日渐凸显出其本原特征中的纪实性,于是由此而引发出了参与者的意识认知变化和对于社会受众所产生的意识导引作用,而且也演变出对所谓的纪实摄影样式的思考、实践和由此而引带的对于其样式介质作用上的分歧并开始业界内喋喋不休的争论。


    纪实摄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呢?尽管摄影诞生170多年了,但对于这样的一个影像载体样式的定论和定义依旧莫衷一是;国内或国外从事纪实摄影研究的学者很多,但真正把纪实摄影原意的本质涵义完全地概括完整的,至今尚不见其踪。原因在于,可能有很多的学者和摄影家已经把当时代的摄影问题研究的很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和所参与摄影的人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认知程度的不断深入,原先的这些研究成果就只能够代表着他们那个时代对于摄影或纪实摄影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后期参与、研究摄影或者纪实摄影的人只能够提供了一些继续研究摄影或者纪实摄影的经验、渠道和线索,但绝不可能是可以用来简单套用的、概括性的、一成不变的结论和受于固步自封、一劳永逸的经典论语,更不是对于摄影或纪实摄影盖棺定论式的清规戒律;很多人愿意或热衷于拿先人们的那些研究成果来对照当今摄影或纪实摄影的问题,更有人喜欢拿着这些被生搬硬套的理论显示着他自己研究和解析摄影理论方面造诣的高深,我认为都是些不可取的,都是些形而上学的做法,其中也反映着当今浮躁的世风在摄影学研究上的急功近利式的体现。我们之所以要踩着时代的步伐去研究摄影或者是纪实摄影,就是因为很多在摄影过程中发生的不解之惑就仿佛是摄影给予所有参与摄影的人的一种奇妙而又悬疑命题,让所有参与摄影的人都深陷其中不去自拔;从这个意义上说,由此更加地凸显出摄影的魅力与深奥。我们今天在研究摄影本源特征的过程中,越发地理解和感受到摄影的伟大,其伟大之处其中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摄影永远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并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我们忽视和脱离了摄影的这个伟大的特点,那么我们对于摄影所有的认识都是肤浅的、机械的、或者是幼稚可笑的;脱离了时代特征这样的一个基点,我们对于摄影或者是纪实摄影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所有的误会和曲解,都是很简单的、粗俗的,或者是捉襟见肘的。因为摄影本身就存在着伟大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和不断创新的进步特点,因此上我们在研究并解析其本质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理念上的问题,就必须依照摄影本原性的特征规律作为前提,并在这样的前提上客观、忠实地去理解摄影,并用于指导我们的摄影实践或者是纪实摄影的实践。

    纪实摄影的概念中原则上存在着三个本原性特征,即摄影自身的本原特征、所涉及社会事件中的本原特征及摄影者在此事件中所产生的意识本原态度;这些具有本原性特征的摄影,构成了一种更加贴近事件真实的视觉告诉语言和被这些语言所叙述的现场态度和见闻,能够使得读者从这这些告诉语言中得知许多被动接受的事件真相并形成自己间接接受这个事件的认知态度。如果纪实摄影脱离了或缺失了这些具有结构性的本原特征和告诉式的视觉语言,从严格意义的概念上来说,这样的摄影画面里只存在着摄影本原特征中的纪实性,所谓的纪实摄影的真正涵义在这里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上说,之所以能够被称得上是纪实摄影的影像样式,就必须具备上述的三个本原性特征,除此之外的所有摄影,还只能说是记录摄影或者是用摄影方式的记录;纪实摄影具备一种直接的摄影态度,但不能够涵盖着摄影所有的样式标准,由此脱离了纪实摄影本原特征的摄影也是摄影,也有着很多很多让受众赏心悦目、喜闻乐见的佳作,只不过在审美意志上的不同和涉及拍摄题材上的不同;与纪实摄影相对照,这其中不存在简单地孰好孰不好的评判结论的。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纪实摄影中的本原特征的问题呢?首先指出,我们需要一种平和、客观与宽容的态度去认识和研究摄影或纪实摄影在实践和理论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家在对纪实摄影的研讨中还抱着一定的偏见和好恶去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的话,我们的研讨就不会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作用,在方向意义上更不会给我们今后的纪实摄影实践带来真正的指导作用了。由此,纪实摄影是一个用摄影的方式表述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所持有的认知态度的问题,因此研讨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如何去理解其本质和形成自己摄影态度的问题,而不应该去相互发难和互相指责的主观意志宣泄和强迫。

    纪实摄影的本原特征中,对于摄影本身审美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首先的。因为摄影的瞬间性、实践性、现场性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的特征,在这些特征中蕴涵着丰富的、直接的、可读性很强的视觉展示作用,比如记录时空和光影的断裂影像中承载着它的唯一性、记录接近事物真实形态变化中凸显着它的纪实性、在传播过程中影像画面给予受众视觉信息无可替代的直接性等等;这些主要的特征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就构成了摄影语言要素都源自于其本原特征的组合逻辑,无论是哪一种摄影的样式都不能够脱离这个基本的原则和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摄影,就不应该背离其构成特征上主要的本原问题。纪实摄影是摄影形式中注重于事件现场的纪实性告诉并在这样的告诉中包含着拍摄者的感受与态度的影像样式,可以在画面中概括出具有事件发展变化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影像要素,因此它也同样脱不开摄影的本原特征,所以说这个本原性是纪实摄影的基础要素,也更是构成纪实摄影表述语言的基本逻辑和不可违背的成像规律。

    纪实摄影的第二个本原特征问题,在于摄影所涉及并基本忠实于记录、表述和记载的事件发展过程,所拍摄的画面内容上必须要承载着具有此事件基本的发生或者变化要素,比如事件的初始原因、变化过程及现场接近真实的气氛与条件等等;如果缺失了这些必要的事件在变化中的影像要素,就可以说这个纪实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了损失,所谓的纪实摄影就失去了基本的特征要素或者是要素上的残缺。纪实摄影是针对某一个事件或事物变化过程最基本、最贴近、最直接的体验和表述的影像形式,其中容不得虚假的画面设计和有意制造的事件结论,因此上忠实于事件或者事物变化过程的纪实态度和来自于真实现场的即时拍摄,便构成了纪实摄影中必须要着重强调的重要元素属性;如果背离了这个重要的属性和宗旨,就很难以把纪实摄影从做作和虚假的泥坑中解救出来,也更难以在媒介传播中赢得应有的阅读共鸣和社会效应;这样的摄影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纪实态度,所以也就会在传播中引带出众多读者的反感与反对。

    摄影是人类参与影像实践的一种主观活动,在通过一定成像器材而形成的影像画面中,无疑就会印证着拍摄者能动的审美感受与情绪指向。在完成纪实摄影的实践中,整个过程里你都会从事件或事物中寻找或选择其变化特征,留存并印证着你在拍摄现场中所具有的感知、认知及表达的情绪意愿和态度取向;具有并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复合式的拍摄过程,某种意义上你也就完成了一次在涉及这个事件或事物中的获知,同时你也完成了对于参与这个事件或事物的一次认真地表达与叙述。我们所说的纪实摄影,在其实践中绝对不能够脱离了这样的拍摄意愿和对于事件和事物的态度;尽管每个参与纪实摄影的人对于某些事物的认知程度和态度表述有着意见上的深浅或者角度上的差异,但这些摄影者自己从接触事物的实践中获得的感受与态度,就构成了纪实摄影中第三个重要的本原特征,而且是最为珍贵与必要的灵魂;纪实摄影脱离了这样的灵魂,也就背离了纪实摄影最起码的本原要素;背离了纪实摄影最起码的本原要素,我们所推崇的纪实摄影还会有怎样的意义呢?

    关于对摄影或纪实摄影的研讨和深入探索的问题,现在有不少摄影学方面的学者和专家都在进行着认真而有见地的工作,但也有一些对于摄影或纪实摄影热情很高的摄影人也参与其中,我认为是一个上好的事情;虽说各自研究的方向与深度不同,起码的说有了很好的或是更广泛的群众参与的基础了,我们应该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感到欣慰和欢呼。但是,我们也要不容回避地看到,时下也有几个自诩于摄影家或者是摄影大师的人,拿着自己过去拍出的几张所谓获奖的照片居高临下地在众多的影友们面前显摆说事儿,在摄影或纪实摄影的相关理论问题上轻率的信口开河,从而误导了很多参与摄影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这些肤浅并庸俗的做派,也伤害了更多摄影人的自信与自觉,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摄影是要与时俱进的,这些说出这般谬论、做出这样事情的人看来是不太明白这个道理的,否则他就不会在摄影或纪实摄影面前故作深沉,害人也在害己了。因此,我建议愿意参与摄影的人和想在摄影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的朋友在寻求快乐和成就的时候不要光动手,还是要在具体的摄影实践中多动脑思考、多用心琢磨有关摄影本原的问题,不要轻易对于摄影中的某个样式或某些作品发表违背本原道理并不切合实际的评说,那样做只会是自寻烦恼,而且从中得不到丝毫的安慰和愉悦;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去从摄影的画面形式感上去追求感官上冲击力或心理上的虚荣的话,我想不管是拍糖水片或者是纪实片,都不会从中得到更多快乐和进步的,到最后只能够剩下一堆废片和懊悔一把,正可谓是花钱买罪受落得个灰心丧气的,何苦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6 15:52 , Processed in 0.0183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