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铜雕龙年现两江广场 涪陵百姓网讯(记者夏斐然、夏浩然)世界上最大的表现“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铜质、重达1吨多的铜铸圆雕工艺作品,2012年龙年春节第一次身现涪陵两江广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风脱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涪陵重视恢复传统榨菜“风脱水”传统加工工艺、大力打造中国世界级品牌——涪陵榨菜的标志。 涪陵榨菜的“风脱水”加工工艺,是涪陵榨菜的“绝活”。世界上只有涪陵的榨菜工艺采用了长江和乌江河边的“风脱水”加工工艺。 过去,涪陵每逢青菜头收割季节,人们都会架子上从上到下搭满菜头。这种被称为“风脱水”的晾晒方式,在经过原产地特有的长江河道及日照后,便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成品的脆嫩和清香。随着社会需求榨菜量的增大,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不大采用“风脱水”方式。 今天(28日)下午,笔者数次来了涪陵两江广场上,拍下了一组铜雕工艺作品“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镜头。“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 真实地反映了涪陵百年来风脱水的方式。回忆起笔者小时的脱水场景......在青菜头收获的季节,涪陵长江两岸“风脱水”榨菜一串一串,上数亿条......今天却消失了。儿时笔者在涪陵六十年代的小孩们一样,在长江边,串榨菜、剥青菜头筋...... 涪陵榨菜以其独特的魅力,誉满神州,香飘海外,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1970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酱香菜评比会上,中国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1981年,“乌江牌榨菜”被评为全国酱腌菜第一名,获国家银质奖。涪陵榨菜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欧美、 俄罗斯、南非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在涪陵榨菜出口中,“风脱水”传统加工工艺成为首选产品。有涪陵榨菜集团、重庆辣妹子榨菜集团《盛世开坛》风脱水、千年倒匍坛百年风脱水榨菜——涪陵宝巍食品有限公司、涪陵珍溪“野田通商涪陵榨菜工场”、川马食品有限公司、涪陵乐味食品有限公司 等14家出口企业。涪陵榨菜已成为重庆市出口量最大,货值高的植物源性食品。今年1~5月出口榨菜4946.65吨,货值380.21万美元,同比增加6.24%和20.33%。 据悉,涪陵近五年来榨菜出口,未出现任何安全原因的退货索赔事件,经受住了严峻的国际考验。尤其是日本、美国出口检测。2006年日本就实施了最为苛刻的技术措施――“肯定列表制度”。2007年,日本官方在日本市场抽样检测涪陵榨菜,仅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就达540项。 据了解,涪陵马武镇2011年打响了涪陵“风脱水”榨菜品牌战斗,全力打造无公害传统“风脱水”加工工艺示范镇,马武镇榨菜“风脱水”加工通过了涪陵区农委的检查验收,成为涪陵出口“风脱水”榨菜最多的镇之一。马武镇有多年的风脱水榨菜制作历史,在保持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采用科学、适用的新工艺,开发出坛装、整形、切片系列榨菜和风脱水榨菜酱油,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的多个国家。去年,这个镇风脱水榨菜实现出口总量5000吨,销售额近6000万元。 据悉,涪陵榨菜从业人员高达80多万,是全国、世界从事榨菜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产值就超过80亿,。2011年涪陵区青菜头销售总收入达101632.9万元,剔除种植成本(每吨青菜头种植平均成本按130元计)18918.1万元,种植纯收入为827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2元(按74.24万农业人口计),比去年人均增收260.2元。 据悉,涪陵规划2015年面积达到75万亩,产量170万吨,实现青菜头鲜销50万吨以上,产销成品榨菜50万吨,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500元,榨菜产业实现总收入50亿元。

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铜雕

涪陵榨菜风脱水场景铜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