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本书讲9故事

2012-2-8 17:44| 发布者:cphoto| 查看:979| 评论:0|来自:色影无忌

摘要:贝尔纳-弗孔这个名字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因为我当时是一家国外杂志中文版的记者,要采访艺术家马良。采访前查资料时,有人说,马良的搭景艺术似乎师承贝尔纳-弗孔,于是就去百度他的资料。后来问马良,他说, ...

贝尔纳-弗孔这个名字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因为我当时是一家国外杂志中文版的记者,要采访艺术家马良。采访前查资料时,有人说,马良的搭景艺术似乎师承贝尔纳-弗孔,于是就去百度他的资料。后来问马良,他说,他喜欢的是捷克的简-索德克。
    最频繁地阅读与了解它,则是最近,源于刘立宏主编的“摄影馆丛书”,在丽水摄影节见到刘立宏老师的时候,他介绍说,这是他带的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的作业,大家都知道,近几年国内优秀的摄影师里,来自鲁美的不在少数,所以仅此一点,可以相信这些作业的品质感。
    关于这套丛书,我第一本读的就是这本《贝尔纳-弗孔》。看见我在微博上高调地说在读贝尔纳-弗孔,颜长江第一时间就回复说他和王宁德,当年一见到贝尔纳-弗孔的作品,就惊为“知音天才”。看了颜长江的《纸人》和后来的《归山》,觉得他对贝尔纳-弗孔的知遇之情完全溢于作品中。贝尔纳-弗孔的作品不能摆脱关于成人世界的游戏性表达,而这游戏性却意外地比现实还要惊心动魄。贝尔纳是向后的,颜长江是向前的。
    对于童年的认定和反观,一直是很多摄影艺术家纠结并力图去解密的事情,贝尔纳-弗孔也不例外。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作者蒋建兵对于贝尔纳-弗孔的成长故事进行叙述,琐碎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这样的写作虽然显得有些絮叨,但适合贝尔纳-弗孔。对于每个摄影家作品的观看,每个人都有权去追问他的拍摄动机,这是有效理解一个摄影家的合理途径。我们的阅读尴尬处境在于评论太多,讲述太少,而好的评论实在是微乎其微。
    本书正是以散漫的传记的形式去介入作品以及创作的分析,它呈现了一个摄影艺术家创作的脉络与作品的诞生,当然也囊括了艺术家的部分难以见到的照片资料,尽管排版不是特别大气。书中还收录了贝尔纳-弗孔的自述与创作手记,还有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对贝尔纳-弗孔作品在时空维度上的分析。
    最后要说的是,“摄影馆丛书”共8本,讲了9个人的创作故事,分别为贝尔纳尔•弗孔(Bernard Faucon,1950-)、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1943-,George,1942-)、杰夫•沃尔(Jeff Wall,1946-)、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1958-)、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1954-),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1940-)、南•戈丁(Nan Goldin,1953-)、莎莉•曼(Sally Mann,1951-)。

    摄影馆丛书,刘立宏主编,蒋建兵等著,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5 23:17 , Processed in 0.0168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