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请教,牛荣耀都会认真介绍各种摄影技巧。 □记者 文喜洋 杨利军 文图 阅读提示|今天是教师节,但除了在编的教师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编外”教师,他们一样传道授业解惑,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是义务教学,洛阳市涧西区的牛荣耀就是其中一个。牛荣耀今年69岁,已经义务教授摄影44年。“我不记得教过多少人,不过那些因为摄影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学生总会跟我联系。”牛荣耀说,支撑他义务教学的初衷就是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至今不忘初心。 义务教课44年,自费买了55台相机 “我觉得摄影是门艺术,所以希望别人也学会。”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涧西区工农乡谷西村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牛荣耀。 牛荣耀卧室的桌上整齐摆放着两摞杂志和笔记本,约有60本。牛荣耀介绍说,从70年代末他就省吃俭用征订了《大众摄影》、《摄影与摄像》等7种杂志作为学习和教授摄影的素材,这60余本是几十年来从中搜集的有代表性的“教材”,其中还有4本是他自己编写的教材。 牛荣耀的家人说,牛荣耀这辈子的钱都花在摄影和教人摄影上。教课需要相机,他将自己的工资都花在买器材上,至今手里有50台传统的胶片相机和5台单反相机都是自掏腰包。记者看到,他常用的教学相机被拆分成好多部分,镜头、机身等都因为教学而“身首异处”。 10岁时求教于摄影师遇冷面萌发义务教学念头 对于大家好奇为何老牛要这么“费力气”去义务教授摄影,牛荣耀笑称,小时候很少见相机,10岁的一次照相让他萌生好奇。“我得了洛阳市三好学生,可以照一次集体相,当时很好奇为啥黑匣子里就能把人像照到一张小纸片上。”但当牛荣耀向照相师傅询问时却遭遇冷面。“我当时自尊心很强,想着没人告诉我我就自学。”于是,回到家的牛荣耀就开始寻找一切机会接触相机,那时允许拿着户口本去照相馆借相机,他就成了照相馆的常客。1969年到浙江台州当兵时,部队的摄像器材也让他高兴不已。 1970年,牛荣耀开始走上义务教人摄影之路。那时台州一所小学到部队聘请校外辅导员,牛荣耀被推荐。自此,即使是1975年退伍后回到谷西大队、再后来到洛阳润滑油厂工作,他都保持教人摄影的习惯。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夕阳红摄影协会等都是他义务教授摄影的阵地。如今,小院房檐下仍旧挂着河科大摄影协会和洛阳夕阳红摄影协会等赠送的7面锦旗。 他教的学生基础扎实,工作中如鱼得水 44年来义务教过多少学生,牛荣耀称自己也记不清,只是经常会有曾经的学生跟自己联系。家住西工区红山乡的22岁小潘就是牛荣耀的一名学生,2003年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技术和经验,只有个毕业证,不知道该干啥。”小潘说,经亲戚介绍后他与牛老师结缘,跟着学习了2个月,没有掏一分钱学费。小潘说,当时有十多人跟着一块学,大家都是免费学习,还不用带相机。 小潘说,当时牛荣耀还有工作做,他和其他同学经常跟随牛老师转换学习场所,家里、村委会办公室、大学课堂等等地方都是场地。“不过无论在什么地方上课,牛老师脑袋里都有个活教案。”小潘称2个月的学习让他收获很多,并很快就找到一份婚纱影楼设计师的工作。“工资比之前在厂里打工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摄影器材,我一看就知道咋用。” 他说他一定要“活到老,教到老” 昨日,牛荣耀再次收到邀请,到驻洛某部队义务讲授摄影课。“我出去上课一般都骑车,上年纪了多活动活动,锻炼好身体。”一旁的邻居问牛老师,有没有想过退休过悠闲的日子,牛荣耀坚决地摆了摆手:“不退,要退早退了,退了天天打麻将,能有这好!” 采访结束时,牛荣耀开始收拾晚上要去授课的器材,黑色布面的相机包由于使用时间和次数频繁,表面磨损发白,拉链和接口处也都起了严重的毛边儿。牛荣耀得意地表示“我一定要做到‘活到老,教到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3 11:26 , Processed in 0.0170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