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瞬间”曾是摄影大师布列松为摄影定的天条。《火从天降》中光着身子逃跑的女孩,曾被认为加速了越战的结束;《我要读书》中的大眼睛,也曾成为希望工程的代名词。这些决定性瞬间让读者反复凝视,创造了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 凝视的发生,除了要仰赖于摄影师对光影的天才式捕捉,同时也得益于影像呈现的传统方式。胶片、冲印的相片、挂在墙上的相框,这些都是呈现“决定性瞬间”的最佳搭配。它们尊重细节,放大细节,凝视才可能因此而发生,也才可能获取非比寻常的意义。 如今,技术革新造就了全民摄影的狂欢。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总会看到像素不高、画质不清的照片铺天盖地。哪怕是手持昂贵相机的摄影记者,也会在第一时间发回手机拍摄的照片。在图片匮乏的情况下,读者并不会在意图片是谁拍摄的,只希望有看不尽的图片,不管质量如何。同时,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兴起,很多人为了晒图而拍照,常常是一组数张图片,并不需要每张都具有“决定性”,它们的意义只是让读者对一个主题加强印象,并反映出一个主题的不同方面。如今的图片市场,很难找出一张定乾坤的图片,更多是这样的“图片故事”。 获得数码影像的便利,加之网络点击量的需求,击碎了凝视的永恒。传统摄影与手机拍摄,并非简单的优劣之别,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与欣赏范式。对手机拍摄而言,拍摄已经不是一个仪式,分享才是拍摄的最终目的。然而,我们还是怀念旧时摄影的“高贵”,那令人难忘的惊鸿一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0 08:13 , Processed in 0.07084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