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对我自己来说,拍摄的只是我自己觉得‘啊!’或者‘哈!’的那一瞬间。从感觉上来看,其实与报道摄影的感觉是一样的。拍摄的那个瞬间,就像猎人一样,用尖锐的眼光,把这些场景捕捉下来就是。”
在她看来,她并没有刻意去寻找那些令人发笑的场面。
“我是会去寻找拍摄时机,但是,可笑的场景与可笑的人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我也不会东张西望地到处去找呀。我所看到的应该是一些更普通场景吧,我觉得这些场景不管是谁都能够看得到的呀。至于大家看了摄影集都会开怀大笑这个事情,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看了之后会有一种‘啊!是这个呀!’的感觉吧。我经常看到有人读后感里写到,‘她的笑点和我一样呀’”。
是呀,不管是谁都有可能看到一些类似的场景,可是,大家都与这些事物失之交臂了。那些有趣的事物,看是看到了,却很少有人会为此停下脚步。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周围是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地方,是不可能遇到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而梅佳代,就算她生活的环境与我们一样,她依然会相机不离手地认真观察着自己的身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拍摄机会。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让人惊讶的瞬间全都被她一点一点地记录在底片上。
顺便说一下,她所用的照相机只有一台,不是数码相机,而是胶片相机——佳能EOS5。从她在摄影学校学习摄影开始,她就一直用这台相机,所以,相机上贴满了各种张贴物,机身上贴着漫画《海螺小姐》中的矶野鲣男和超级玛丽,闪光灯上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贴着一张东京深大寺的达摩像。
即使我们都知道她会认真捕捉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可是,有一点还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就是,她所拍摄的那些人为什么会那么的随意?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面对照相机的时候,多少都会注意一点自己的形象,下意识地掩饰一番。但是,她所拍摄的人物,却完全是毫无戒备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态吸引了观众的笑声。
如果是在房间里拍摄自己的熟人的话,还情有可原,可是她都是在路边或者公园等公共场所抓拍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以,她就这么能让人对她不加戒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特别是她给小孩子拍照的时候,这些小孩子的表现更是随心所欲。妈妈在前面蹬着自行车,小孩子从后座上后仰着身子,而且还对着她做鬼脸。而那些身穿体操服的小学生,大概是马上就要放学的缘故吧,浑身透着倦意,对着照相机半翻白眼。这些照片全都收录在《UMEME》这本摄影集之中。
到了她出版发行了第二本摄影集《男子》(Little More出版社),这本摄影集里已经完全散发着孩子的活力。
如题所示,这本摄影集的主人公是一些上小学的男孩子。在大阪上摄影学校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拍自己周围的小孩子,所以,这其实是梅佳代创作的第一个系列。这些小孩有的神智不清似的横躺在公园里,有的鼻子、嘴巴塞满了零食,有的时候这些小孩在做这些动作的同时脸上还洋溢着天真的笑容。对于这些野性十足的男孩子,梅佳代在这本摄影集的后记里这样写到,“傻得无边了,真帅”。
这本摄影集会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大吃一惊——现在还有这样的小孩子呀!不过,这些孩子们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这么天真无邪的,并不是什么人去给他们拍照他们都会这么的不设防。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拍摄的人是梅佳代。
“我想,这一定是‘嘿嘿病(嘿嘿地傻笑)’的作用吧。我,在拍摄《男子》这集子里的照片的时候,一直被这些小孩子瞧不起呢。他们会冲我叫,‘喂!梅佳代,你要干什么呀’。即便这样,我还是傻笑着去接近他们。就这样,我和他们打成一片。这种关系,既不是成为他们的朋友,也不是和他们一起玩。于是,‘拍照’这种关系,就在我和他们之间形成了。除此之外,我并没有硬逼着自己去和他们建立什么特殊关系。”
2006年她的第一本摄影集出版发行以后,仿佛一夜之间她就成了一位广为人知的摄影家。摄影集《UMEME》的发行超过11万册,创造了摄影集的销售记录。之后,电视节目、报章杂志便频繁地介绍她的摄影作品,甚至连她本人的性格都做了介绍。
2007年,她获得了木村伊兵卫摄影奖,同年,她又出版发行了摄影集《男孩子》,这种情况更是让她加速发展。梅佳代坦言,仅摄影创作一事就已经让她非常忙碌,而现在这样一来,她的工作行程简直像明星一般被排得满满的,没有一丝闲暇。
尽管如此,她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这些工作、和往常一样继续拍摄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日常生活,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摄影集签售会的现场,总是能看到那些与她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手捧摄影集等待签名。
2007年8月,她在涉谷的书店进行签名售书。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生,那天早早地就来到会场领取号码牌,签名会开始之后,不一会儿就得到了梅佳代的签名。接受我的采访时,她满面笑容地说道,“她跟我想象中的感觉一模一样。好开心!”
面对周遭的喧嚣,梅佳代能够淡然处之,始终坚持自己立场,营造出温柔并让人放松的氛围,这对于同龄人而言,这大概就是理想中的状态吧。
尽管如此,梅佳代还是让人觉得像一个横空出世的明星。当时,离她正式拿起相机拍照还不到十年时间。
1981年出生于石川县的梅佳代,到高中时代为止,从未受到过任何有关摄影的教育。就算过节的时候用一次性相机拍照,有的时候也是受到同年级女孩子的影响。
在梅佳代的记忆里,她的这个朋友既漂亮又很聪明,有一台当时流行的傻瓜相机Canon1XY APS。她就这样跟着这位朋友开始拍照,可以说,这是她开始摄影的最初的契机吧。
高中毕业后,她便进入大阪的日本写真映像专门学校就读。每当被问到选择摄影的理由时,她总是回答说,“因为当时很想跟一朗(日本著名棒球选手)结婚,就想如果自己成摄影家的话,可能就能实现这个梦想吧!”而且自己也很想去大城市闯闯看,所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摄影专业,进入专门学校学习,也许是个好办法吧。
“其实,从初中开始就很想去东京见识一下,但是一下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好像很危险,还是有个铺垫比较好吧,那就开个家庭会议来决定吧”。
于是,目的地就改成了大阪。
进入专门学校后,终于可以正式地开始拍照了。可是,对于上课,她回忆道,“有干劲的时候会很认真地学习,可有些功课会让摄影技术很好的同学代替完成。而摄影棚的课程,因为有人率先去做,所以自己就非常佩服地站在旁边看着学习,不知不觉课程就结束了。虽然也学习了大画幅相机的使用方法,但是因为没什么兴趣,所以几乎都忘了。”
当时,在她心里也没有什么非拍不可的主题。
“但是,一直把家里人和朋友作为拍摄对象,拍摄的照片也几乎跟现在没什么区别。”
《男子》系列也是在就学期间拍摄的。一年级的学期总结报告,主要是由这些小男孩的照片组成的。因为在学校受到了好评,于是就试着向佳能的“写真新世纪”摄影奖投稿,结果被选为佳作。在由获奖作品集结而成的小册子里,刊登了一张小照片,那下面是荒木经惟的评论“挺好的啊!”
“于是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Araki都看过我的照片呢、那么再多拍些男孩子的照片吧,就这样下定决心,要一直拍照拍下去。”
专门学校的一般课程是两年时间,之后又延长了一年,完成研究课程之后,便来到了自己一直向往的东京。
“还是东京好啊,有机会的话,可以继续进行摄影创作。”
于是,她一边进行自己的摄影创作,一边偶尔还会接一些熟人介绍的拍摄工作。有一次,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出版社的编辑,便向他表示了自己想出摄影集的想法。随着一次次的商讨,《UMEME》就这么完成了。1年后,当她回到自己的故乡,她已经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在路上还会有人认出她来,“咦,这不是梅桑吗?”
接下来她所拍摄的照片,会是怎样的照片呢?是不是已经到了做出重大改变的时候呢?还是一如既往地以她的视角继续拍摄呢?
“我并没有想要改变。但是,现在一直在拍我亲爱的爷爷,因此会在拍摄中投入自己的感情,所以与之前发表过的作品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大概照片本身就能让人感动吧,我自己看了也非常感动。”
平时所拍摄的照片,实际上“我”并没有被包含在其中。
“我总觉得我的想法如何根本不重要。比起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像猎人一样,如实地捕捉自己所看到的事物。”
在梅佳代看来,《UMEME》和《男子》这些作品所呈现的世界,绝对不是无法预先摆布的。因为“基本上在生活中,只要有着这种鲜活的感觉就能看到照片中的这些景象。”
以“爷爷”为拍摄核心,应该是能够更加深化“家族”这一主题吧。同时,她应该还是会像之前那样,不断地创作出很多对这个充满惊奇的世界抱持肯定态度的照片。只要她的生活在持续,她就会一直这样拍摄下去。
(本文译自山内宏泰著《她们》,图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