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我和我的同仁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出路在哪里?寻找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显然,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一切也不应该是我们要挖空心思去做的。事实上,真正的出路,或者说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充分认知文化价值使命,从创意层面打开新的一扇窗。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摄影文化这条大路上迅跑,否则就是给你再多的钱、给你再好的器材、给你再多的时间,收效也是微乎甚微的。

《The same city-14》 钱永宁
前不久,《墨奈-元》当代影像展在朗斯国际-墨奈751艺术收藏中心展出。墨奈751 秉承对艺术极致追求的精神,以推动东西方影像艺术事业为宗旨,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交流当代艺术,推介中西方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此次影展由姜宁策展,杨元昌、甘银座分别出任艺术、展览总监。展览的作品反映了一批摄影人观念意识,其作品仿佛都有一个令人心悸的“刺点”。这刺点,在不同的作品里有不同的表现:钱永宁的作品中,能体会到中国画的博大浩瀚,不可否认他曾接触过达利、夏加尔、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甚至有先锋创作的经历,他的山水影像,那是一种内心理想的自由。刘炳源的作品,在外表上看是一种抽象的作风,但是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仍然可以看到传统技法,技法是要用时间去磨练的,但画面上还保持新鲜感,这是很不容易的。周祖尧的“上善若水”中的景致,在生活中是找不到的,河流、树木、野花、人体是经过自己加工、想象的,在组合搭配上有自己的新意。徐国锋,康恺是一对很有潜质的摄影搭档,尤其在他们从事戏剧教学中创作的作品,将古老的戏剧赋予那般清新沉稳的气息,在当前的影坛尤为难得。姚铿对眼前司空见惯的景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与情感,镜中定格的瞬间是动态的、立体的、想象的舞动,让人品味出别样的光影。

《春怨2》 徐国峰 康恺 35x35cm 2010
镜无常形,剑走偏锋。观念摄影,对他们来说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关注,心如烈火燃烧,眼似灯盏明亮。所以,根本上他们的理念又是相同的。同于不同,相互沟通,互通不同,同而后同。观他们的作品,感觉到摄影的深化不在于形象自身的真实,而在于想象之外的含义以及挖掘由表及里的联想与想象空间。有道是想象越丰富,联想越广泛、碰撞越激烈,便是越有戏可唱。

周祖尧
观念摄影,一个很重要元素就是创新。创新是创造性表达的灵感;创新是对同一事件,从不同方向绞尽脑汁的进取性思考;创新是力争超越,并优于原有的质变。这三句话,可以构成什么叫创新。换言之,观念摄影就是颠覆行为,就是化学反应,就是改变原有逻辑思维,散发出令接受者趋之若鹜的正能量影像。
本文刊发在2014年5月7日出版的人民摄影报第18期观念版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公众微信号,期待您的关注!
(请扫下方二维码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