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风景依然不明

2015-9-23 17:49| 发布者:zhcvl| 查看:1711| 评论:0|原作者:任悦|来自:1416教室

摘要:本文是为《摄影之声》SHOUT 特辑所撰写的评论文章,其中收录了苏杰浩、朱岚清、周骏生、蔡东东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此文主要针对这几位摄影师的创作展开。了解这本特辑的情况请参考本文后面所附链接。 “谁人画此风景 ...

本文是为《摄影之声》SHOUT 特辑所撰写的评论文章,其中收录了苏杰浩、朱岚清、周骏生、蔡东东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此文主要针对这几位摄影师的创作展开。了解这本特辑的情况请参考本文后面所附链接。

“谁人画此风景和何时画此风景,就和风景的主题和景色一样重要。”美学教授理查德Ÿ布雷特尔(Richard Brettell)把“即刻”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特质,这是对人、在场、以及主客体之间一种新的注视逻辑的强调。[1]

苏杰浩将一幅描写都市景观的照片放到其作品《边界》的第一张,我看到它的时候,似乎能够感到画框之外艺术家的视线,水管在朝草地喷水,弥漫着水的雾气,远处是水、山,以及不可避免的城市景观,依稀可以看到在建高楼和塔吊。这是当下一个普通都市人的一刻,但兴许也不普通,因为到达这个地方需要走一段路,当这个开阔的景色突然出现的时候,你大概会为之一惊,就好像在繁杂琐事中突然挣脱的那一刹。

六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不明的风景》的文章,讨论了现实、体制以及以风景为名的逃避。时至今日,一切都没太大变化,焦虑依然存在,但已燃烧殆尽,犹如一块烧焦的黑炭,于是,任何褒奖的文字都不过是在为这板结成黑炭的焦虑镶嵌金边。

但无论怎样,我却还是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了苏杰浩的照片。这风景和当年借助网络点起篝火的年轻人目光有何不同?[2]诚然,我们已经进入另一个时刻,但更重要的是,此下时局和六年前的大不一样,面对岌岌可危的社会共识,我们任何一次以自由个体为名对风景的屏息凝视,都是在复杂的现实状况中寻找平衡,犹如走在钢索之上,同时也是对一个“人”仍然在世的确认。是啊,那拍风景的年轻人还在么?

这也是这篇文章被我命名为《风景依然不明》的原因。不过,关于这些我不想多说,也无法多说,在以下的文章里,我想仅站在艺术语言的角度,就以下四位摄影师的作品做一点点分析,这些可谓中国的“图像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已开始理解并掌控摄影,不再仅将相机对准风景,在这里,他们将风景变成图像。

(一)

“罗伯特Ÿ弗兰克对你有影响吗?”“肯定有,有一年我见到他本人……”

翻看一本中国年轻摄影师的访谈录,里面不断援引西方摄影师来研讨他们的创作,而受访者对之的回答不但相当直言不讳,还列举了更多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家,包括:古斯基、托马斯Ÿ鲁夫、贝歇夫妇、马丁Ÿ帕尔、罗伯特Ÿ亚当斯、路易斯Ÿ巴尔茨、沃克Ÿ伊文思、桑德、莎莉曼、斯蒂芬Ÿ肖尔、威廉姆Ÿ艾格斯顿。

在过去,这一影响虽然时常被提及,但却又同时有点儿讳忌莫深,仿佛一不留神就会滑到“模仿”。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在谈及摄影的时候,总会越过照片谈观念。对观念(倒不如说是“点子”)的热衷超越了实在的书写,这样的时局导致对年轻人的期待就是要新、更新的摄影。恶果逐渐显现,经由一轮轮的选秀活动之后,我们只看到标新立异的作品集却见不到艺术家个体,那些“只有一部作品”的摄影师,没有根基,毫无来由,也无法持续成长。

还是把摄影想得太简单了,打开马丁Ÿ帕尔年轻时的作品集,黑白小照拍得工工整整。这么个怪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下子就成了孙悟空。

理查德Ÿ布雷特尔回溯现代艺术的发展时,他说有三样革命性的发明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艺术观念,没有哪位重要的现代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未受其影响,这就是:艺术博物馆、石板印刷术和摄影术,这三样东西都与知识传播有关。塞尚和卡米莱Ÿ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一辈子都在参观卢浮宫,他们在其中学习伦勃朗和夏尔丹如何控制颜料,观察希腊雕塑上肌肉的褶皱。艺术家对艺术博物馆频繁的访问,促使了诸如马奈、毕加索等一代现代艺术家艺术价值观的成型。[3]

这三样“发明“至今仍在产生影响,而数字技术让知识传播更为昌盛,当下这一代中国年轻艺术家借助互联网,完成了他们的艺术博物馆朝圣之旅。

在一次访谈中,朱岚清也被问到:“你喜欢的摄影师有哪些?”“在我大学念新闻摄影时,很喜玛丽Ÿ艾伦Ÿ马克,后来,我比较喜欢的有法国摄影师弗孔(Bernard Faucon),加拿大摄影师杰夫•沃尔、德国摄影师西蒙•聂维克(Simone Nieweg)、日本摄影师米田知子。”“他们对你的作品产生影响吗?”“我和他们完全是不同风格吧,在我的作品里看不出他们的影响痕迹,但他们确实影响到我的创作过程,我想是宏观上的。”[4]

这是信息社会才有的景观,你可以跨越时空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家“长谈”,这一文化的习得是其前辈没有经历过的,不过,也并非仅仅因为上一代摄影师信息闭塞,在短暂的摄影史里,“摄影作为艺术”这一篇章历经各种混战,如今才逐渐被艺术界接受,于是,由这些年轻摄影师频繁提及的名字交织而成的现当代摄影史,构成了这一代摄影师的创作起点。

第二部作品最难办,但它多少也取决于第一步。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朱岚清的展览开幕,也展示了她新作,与《负向的旅程》距离并不遥远,仍旧是她一直拍的故乡,《百亿新城》的影像更扎实,她着力描写故乡的另一面,是资本侵蚀故乡之后留下的废墟。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1:09 , Processed in 0.10599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