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的“原罪”

2016-1-12 18:08| 发布者:zhcvl| 查看:1054| 评论:0

摘要:摄影的“原罪” 邢千里 就摄影的动机而言,摄影无疑是有“原罪”的。 人类试图固定影像的努力本身表明了我们深究宇宙自然的本能。人对于不熟悉的事物,特别是身边的环境一定是缺乏安全感的,因此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高 ...

摄影的“原罪”

邢千里

就摄影的动机而言,摄影无疑是有“原罪”的。

人类试图固定影像的努力本身表明了我们深究宇宙自然的本能。人对于不熟悉的事物,特别是身边的环境一定是缺乏安全感的,因此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圣经》把人类偷吃禁果的“责任”推脱到蛇的头上,其实不过是人类在为自己日渐增长的不安全感和欲望寻找遮羞布而已。

人类最无力左右的无疑是时间,最叹为观止的无疑是宇宙自然的奇妙。于是,模仿和再现自然的努力几乎是从人类之初就开始了,这当然也是人类试图探究“上帝”意旨的方式。然而,纵使透视、结构、色彩、笔触等等技术手段被不断地突破和进步,人类模仿和再现自然的能力依然不能与造物主相提并论,于是上帝包容甚至鼓励了人类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再前行。

可是倔强的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绘画的局限性,一直不曾放弃捕捉和定格真实影像的努力。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那么万物必然都隐藏着上帝的旨意与智慧。通向秘密的法宝就在身边,不知进退的人类终于离真相越来越近。

摄影术诞生了。

对于人类文明进程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人类虽然依然无法控制时光,但已经可以定格时光中的若干时刻。我们虽然也许永远都不能比肩上帝的创造力,但至少已经可以部分地捕捉上帝的伟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控制。

由此,人类又向上帝亲近了几分。但是,人类自己也很清楚,如果上帝的“旨意”一步步地像这样被揭示,总有一天,我们内心的魔鬼会被彻底释放出来,上帝终将会被质疑、否定,甚至嘲笑和亵渎。谦卑和忌惮总是有条件的。

苹果再次被偷吃,这一次没有看到天使手挥宝剑将人类赶出伊甸园。然而,为摄影术的发明欢呼雀跃的人类也许不知道,上帝早已将咒语施放在摄影之上。摄影似乎在诞生之初就注定了悖论的宿命,在自我狂喜和迷恋的困顿中越走越远。

表面看来,摄影毋庸置疑地捕捉到了取景框内所有客观、真实的影像,人类的“巴别塔”似乎又向上推进了一层。然而人类很快就发现,摄影似乎永远只能窥视到自然万物无数侧面的一种或几种而已。例如,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线下,人或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面貌会产生很大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同样地,一个事件在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结果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从不同的方向引导舆论甚至改变历史。

可是,宇宙万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人类发现自己愈发陷入摄影所带来的无休止的悖论陷阱之中。摄影,一面是客观上,至少在技术层面来客观上是对于物象的忠实记录,另一方面又在无穷尽地重新认识物象的痛苦与争议中茫然继续。我们表面上掌握了一种记录“真实”的法宝,却又分明地感到在图像的扑朔迷离中离“真相”越来越远。上帝,依然遥不可及。

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没有回头路可走,人类在欲望的驱动下再也回不到蒙昧时代。同样,摄影的“原罪”也似乎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宿命。有关摄影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争议也似乎永远不会停歇,只不过在这争议声中,作为一种多少带有投机色彩的手段,这种悖论依然在有意无意地被运用到作品之中。很多所谓经典摄影作品,都是在不同程度地回避着摄影的“原罪”思考。

既然摆脱不了“原罪”,既然悖论的诅咒无法消除,那么唯一可以做的似乎就是放弃无谓的“终极思考”,姑且还是把摄影当做一个充满魔力与幻觉的视觉游戏。“巴别塔”倒了,生活还要继续。当摄影师无数次地把镜头对准一幕幕或者苦难或者幸福或者秀美的画面按下快门后,在随后的传播中引发人们无数的泪水、微笑或者赞叹的时候,就让上帝看着我们自己在这些自娱自乐的虚幻游戏时微微一笑吧。

20151013日夜 福雷德

2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20:56 , Processed in 0.10010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