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落之地”到尼罗河畔的感与思

2016-10-31 10:08| 发布者:zhcvl| 查看:5204| 评论:0|原作者:王瑶 |来自:人民邮电出版社

摘要: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出版了一本摄影随笔《瞬间的触觉》,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本文摘选了 ...


在摩洛哥,这些精彩的瞬间比比皆是,关键是你是否能留下这些瞬间,怎么去留下这些瞬间?刘麦穗说得好,要做到“心到、目到、手到”。伊娃• 鲁宾斯坦说:“一旦让意识追上我的直觉,这些作品都有了意义。”也就是说,仅有直觉反映还不够,心要到,意识要追上来。有多维呈现的物象,有光影折射的妇人……我甚至还设置了这样一组拉页:在同一场地,不同的过客(有自行车、有独自或群体)在变幻移动。在其他国家,我还设置了同一主体不同场景的瞬间,我把它称为“相对性特定瞬间”。

这个影集最后,是一群人走在日落的光影中。那是多彩的舞。

2016 年1 月19 日

尼罗河畔的家园——家园·埃及

早在上小学时,就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尼罗河是世界第二条大河。这些数字足以让一个小学生惊叹不已,不知所措,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家园。

然而,更大的惊叹和不知所措,是我亲身来到埃及之后。我得知,胡夫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它是由230 万块巨石堆砌而成,最小的1 吨重,最大的16 吨重,人们用原始的生产力将这些巨石垒到一百多米高。要知道,那是距今近五千年之遥的茹毛饮血时代,可古埃及人居然就建造了这么一些现代人都难以复制的塔。

这是怎样的“天方夜谭”!无论你站在拥有30万件文物瑰宝的埃及博物馆内,还是站在胡夫金字塔前,你只能无语,只能惊叹,只能震撼,甚至会去联想宇宙外星人的奇异能量,还有冥冥之中神秘之力。

巍然的金字塔不远处,宽阔的尼罗河在静静地流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人把尼罗河看作自己的母亲河。远在古埃及,人们就写下这样的颂诗: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呼吸。

金字塔、尼罗河是埃及人家园的象征。

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拍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等古迹。

我尽可能拍出我的内心感受,突出它们的宏伟、威严,还有神秘。我镜头中的人物,在那里往往显得十分渺小,显现出某种茫然、失措、无助,反映个人在历史和命运中的微弱。影像中的人物,有的仿佛在遗址前做历史的叩问,有的似乎在废墟前做命运的探讨。历史和现实迥然不同中,又有着某种相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4 21:49 , Processed in 0.0209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