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落之地”到尼罗河畔的感与思

2016-10-31 10:08| 发布者:zhcvl| 查看:5202| 评论:0|原作者:王瑶 |来自:人民邮电出版社

摘要: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出版了一本摄影随笔《瞬间的触觉》,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本文摘选了 ...


我有这样的一个影像:很多人在礼拜,其中有两个人站立鞠躬,几近90°。一位是身着白袍的老人,一位是六七岁的小孩。小孩的帽沿向后,可他是那么恭敬和投入。

这让我十分感动。

埃及人的日常生活,真是内涵丰富而活力四射,宗教生活、世俗生活、公共生活、市井生活纷繁复杂。这儿和其他国家一样,有贫苦和不幸,有街头乞丐,也有疲惫的失意者,然而,社会生活总体是平和的、适意的、满足的。开罗的夜市熙熙攘攘,广场上人流如织。在广场一侧,两位妇女相向而坐,一个怀抱婴儿,一个将襁褓中的婴儿置于身前,两人款款而语,十分融洽;一男童坐于一侧,摆弄着玩具,身后另一男童开心地走来走去、东张西望;再往后,是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群,男人、女人、老人、孩童……情意绵绵,是那么放松、惬意,宛如节日的聚会。

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真可谓一大胜景。我虽然不懂阿拉伯语,可是,能感受到其间洋溢的温馨、祥和。在我眼中,这不是广场,而是一个开放的家园。

这种家园的情境、情意和情怀,在我的影像中随处可见。父子母女之间骨肉情深,郊游聚会之时其乐融融。这些情景让人感动,甚至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一个笑靥,都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在一个小咖啡馆,我拍下了一个埃及老妇人:她坐在一面大镜子前,神情是那么平静、祥和,眼睛是那么深邃、美丽,姿态是那么优雅、动人。

她的身上,汇聚了真善美爱。在我眼中,她就是母性的化身,那里有温暖、安宁、慰藉、美梦……那就是一个家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4 21:43 , Processed in 0.0170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