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有生命的 照片承载的图像,并非隔绝于时空,而是随着它的观看者一起成长,它的生命长度便取决于被观看、被辨析、被珍藏的短暂还是久恒。 照片进入数码时代以后,与之前的影像产生质的变化,不仅仅是被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拟像(Simulacra),大部分影像在它诞生的同时就死去了,再因为呈现介质的简单,在加速了图像的复制并扩散以后,又被迅速地消解。 但总有一种图像会以另一种姿态,以生命体的方式被留存并以时间滋养,和我们一同成长。 比如古老的摄影技术,有一些老影像由于采用了古老的摄影技术,比如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湿版摄影术等,当今已经几乎没有人懂得运用。这些古老技术反而成就了这些影像理所应当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自然,对这类影像的估价就会相应提高,并且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照片记载内容的稀缺性,当摄影技术不再是难题,那么用技术来提升摄影作品的价值变得不切实际,因此照片记载的内容成了决定照片价值的因素。像下面这些作品,由于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些影像就成了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1917年,四川省理县,时任杂谷屯守备的高益斋(藏族)与妻子索黛玉及孩子。 1919年,河北保定,育婴堂收养的弃儿。 济南,太庙里的香客。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2:22 , Processed in 0.06994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