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工业4.0时代,对工业题材摄影的全新梳理、审视与探索 | 观点

2017-11-17 12:43| 发布者:cphoto| 查看:3202|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出版社

摘要:记录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摄影术从发明之日起,从没离开过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摄影从本质上更被认为是工业化的产物。纵观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伴随 ...

IMG_9590

记录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摄影术从发明之日起,从没离开过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摄影从本质上更被认为是工业化的产物。

纵观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伴随着工业社会化进程,特别是19世纪工业国家改革运动兴起,摄影的纪实功能产生,工业摄影对工业社会变革的佐证和呼吁,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1850年美国最早期对金矿工人的影像记录,到1884年至1895年期间乔治·布雷茨(George Bretz)在宾夕法尼亚州无烟煤矿的开采工作中全心拍摄的代表作《鹰山煤矿做粉碎工的男孩们》;从1900年德国摄影师蒂茨恩塔勒尔(Titzenthaler)拍摄的《锅炉制造工》(Boiler Maker),到1910年前后美国摄影家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拍摄的反对重工业对童工的无限制使用的童工照片,以及海因后期创作的大量反映工人的肖像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关于工业摄影的重要纪实作品。而来自政府机构、出版商和铁路矿业公司的委托,为这一时期工业摄影作品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dc7a657ac1e0f9a2c9281abdd47cf788
刘易斯·海因作品

20世纪20年代,欧洲“左翼”摄影师所掀起的工人摄影师运动,使工业摄影从对工业化社会变革进行佐证和呼吁的社会纪实,变成旨在让劳动者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政治力量,将相机提升到意识形态斗争“武器”的高度。这与此前方向完全不同,非常值得研究。工人摄影师在劳动人民聚集的地方办展,这与中国1949年到“文革”结束的一段时期的摄影有相似之处。工人阶级激进主义者沃尔特·巴尔豪斯(Walter Ballhause)拍摄的20世纪30年代汉诺威的失业者、老人和穷人的孩子是德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同一时期,以政治为导向的摄影师在东欧更为活跃。

在英国,工人摄影师运动只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之后,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937年到1938年,英国著名摄影师汉弗莱·斯彭德(Humphrey Spender)参加了“大众观察”活动,客观地记录北方工业城镇的生活;同期,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回到英国家乡,致力于描绘伦敦社会阶层间的差别和采矿村中工人阶级的生活,他的作品《哈利法克斯》(Halifax),成为象征着工业制度正在压垮持久的人类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现实主义风格,彰显工业化的精神力量

“一战”结束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爆发之前,工业生产能力在全世界范围的迅速膨胀,催生了一批具有前瞻意识的摄影师,其中包括包豪斯学派追随者、苏联构成主义者和美国工业主义者。他们在拍摄中传达着一种“工业神话”,通过现实主义风格元素,彰显工业化的力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广告摄影的出现,以及大公司和出版商的委托拍摄的增加,摄影师获得了拍摄工业题材的前所未有的机会。在美国,工业化精神盛行,人们对机器及其工业产品的景仰尤为强烈。在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的《世界摄影史》中“机器:工业精神的符号”部分,专门阐释了美国该时期最有影响力的8位摄影师具有现代风格的工业摄影作品:摄影师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拉尔夫·斯坦纳(Ralph Steiner)拍摄的餐具和打印机;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Margaret Bourke-White)从视觉艺术传达的角度,记录了福特汽车工厂和佩克大坝。当时持相反立场的不太信仰工业主义带来的所谓利益的摄影家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威拉德·范·戴克(Williard Van Dyke)和爱德华·韦斯顿(Weston Edward),在这个时期仍然拍摄了水塔、机床、轮船烟囱、排气管等工业时代的产物。

多元化的表现工业文化产物及景观

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风景”概念基础上衍生了“不带感情色彩,反映当代工业文化产物和景观的照片”,被命名为新地标(new topographics),代表人物有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刘易斯·巴尔兹(Lewis Baltz)、弗兰克·戈尔克(Frank Gohlke)、罗杰·默廷(Roger Mertin)、比尔·欧文斯(Bill Owens)和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他们拍摄了住宅、工厂、西部开发土地和城市街道。

c51ce80f1c9a4563845e6bad70dbcb82
斯蒂芬·肖尔作品

同一时期,将摄影视为自我表达方式的概念摄影出现,使得德国摄影师伯恩和希拉·贝歇(Bernd and Hilla Becher)夫妇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建筑照片,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画家和摄影师爱德华·鲁沙(Edward Ruscha)的作品《洛杉矶的34个停车场》(Thirty-fourParking Lots in Los Angeles)成为代表性作品。后者中立的几何形状的停车场、冷却塔或是天梯,有着其独特的美学意图,异常简练、安静,散发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4f705b3dfddc52de2eae6d34eb74af24
贝歇夫妇作品

纵观摄影历史,可以洞见工业摄影贯穿了摄影史发展的始终:从肖像到纪实摄影,从现实主义风格到概念摄影,工业化题材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并成为表现和推动摄影观念和社会价值变化的力量,成为政治的力量,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珍贵的历史记录,成为个人表达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阐释。

中国工业题材摄影的历史与现状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落后,中国早期工业摄影的影像痕迹难见。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业有它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在整个政治体系和新闻报道体系中,工业摄影占有重要地位。通常,各大报社和通讯社拥有专职的工业摄影记者,大型国企还有专职的摄影干事进行企业报道和宣传,国有工业企业取得的成就和先进劳动模范,一直成为一种成就和精神的象征,渗透在国家意识和个人意识中。歌颂和颂扬,成为那个时代摄影记者的首要任务。然而,也有像王玉文先生一样的摄影人,留心了老工业区当年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业城市的关系,颇具社会学的视野,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了当年在中国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状态,这部分影像尤为宝贵。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当老工业面临变革、即将消失的时候,很多摄影师发现了它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历史追溯,又产生了一批抢救式的、纪念碑式的老工业影像。在老工业基地辽宁,摄影群体更为集中和突出。

工业摄影大展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摄影史中,对中国工业摄影史的记录少之又少,因此,工业摄影大展的举办就更富有意义。而举办地沈阳铁西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也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标志。第一届工业大展对中国老工业题材集中地追述和展示是极其打动人的,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集中策展也不乏深刻性。

在讨论第二届工业展时,我们希望从老工业的回忆中苏醒过来,更多地面对当今的工业变革和发展,关注工业摄影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提出了文化、创新、价值的理念,希望摄影家在关注工业题材的同时,有更新的理念、观念和美学表达方式的出现。在工业化变革的今天,我们希望看到新兴工业与社会的面貌,新兴工业与土地、与人的关系。当我们面对征集评选的来自上千作者的15000幅作品时是兴奋的;在本届展览中,当我们看到选出的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辽宁等二十多个省市190位摄影人的2400余幅包括航母、高铁、造船、海上石油以及新能源题材的丰富、多样和富有时代感的作品时,着实欣喜。中国摄影人在拍摄工业题材方面,对新兴工业、新能源带来的变化,以及工业与环境、社会关系、新兴产业工人方面有着全新的思考。本届大展国外的参赛国家也增加到了8个,有15位摄影师的200余幅作品参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展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外的8个展览中,更是从全球视角,以艺术摄影的形式,对工业化的结果和城市与工业的关系、人与工业的关系、全球化规模和影响,以摄影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性的影像阐释和叙事。

工业4.0时代下,工业摄影的新思考

在工业4.0的时代,我们拍摄工业墓碑之后,需要更多地对工业摄影有现实的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摄影师似乎仍没有完全理解和认识工业摄影在社会变革、工业变革中的全部内涵,缺乏以历史观点、社会学角度或人类学,乃至哲学、宏观经济学层面的视野进行视觉思考。在过去三十年中,新中国工业革命走过了相当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摄影家来讲,这是工业摄影的沃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发展得如此迅速,发生了如此大的社会变革,工业摄影的创作仍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毋庸置疑,中国工业摄影大展在梳理工业摄影历史、展示工业摄影作品、发现工业摄影家、推动工业摄影发展、推动中西方工业摄影交流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20:57 , Processed in 0.07173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