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新闻摄影界,还有“一般记录”和“深度采撷”这两个概念。在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摄影采访中,拍摄者的专业素质不同、思想深度不同,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观点、理解不同,其对新闻瞬间的选择也不同,最终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也不同。例如工人日报2013年3月6日8版见报的通栏大照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当时正值全国“两会”,主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开幕式结束后,二楼的近千名摄影记者多数已停止了拍摄,准备撤离会场,但就在此时,科技日报、海南日报和工人日报的摄影记者,却用散点构图把“胡锦涛与习近平、温家宝与李克强”4位领导人分别“交谈”“握手”的内容拍摄在了一个画面内,形成了一幅新老领导人“交接”式的视觉画面。出现新老两届领导人“交接”式的形体语言前后也就1秒多钟,摄影记者一旦抓住了也就凝聚了历史,进而向受众传递出更多的暗示和解读。见报后的事实也证明这幅照片在第二天的读者中被迅速传看。 民工潮 1993年春节安徽阜阳火车站的露天广场 类似于以上这些静态照片,不仅能够抓住眼球,而且还能留住眼球,不仅能够让受众看到第一层面的信息,而且还能传递出第二层面乃至第三层面的信息。这种带有“瞬间研读张力以及思想空间”的新闻照片,在新闻传播中恰恰是静态照片和纸媒的优势。 全媒体时代,公共媒体与自媒体混杂,社会舆论多元。但是,公共媒体作为社会主流舆论的传播者和社会情绪的调控者就必然需要一些熟悉行业、视野开阔、专业精良的专业人才。只要主流媒体继续存在,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新闻信息服务的专业摄影记者职业就不可能会消失。
包工头 1985年12月深圳蛇口工业开发区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都曾使许多行业受到过冲击,同时,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一直处于恒定状态,都会有潮起潮落,都要在挑战中变化,在变化中前进,这是事业发展的正常规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它,掌握它,才具有真正的安全感。同时,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一线摄影记者们,或者说从事新闻摄影的专业群体,更应该秉持一种自信、理性、专业的态度,任凭潮起潮落,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崇高的职业理想、牢固的人文精神去面对事业发展的新挑战。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7:25 , Processed in 0.06913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