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世界摄影史上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卡帕镜头里的抗战中国

2018-3-5 10:54| 发布者:cphoto| 查看:8537| 评论:0|来自:Leica中文摄影杂志

摘要: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站在了汉口的街头。一群中国人围着他看。他的眼睛深陷,睫毛浓密。个头不高,却健壮结实。他嘴角噙着一根纸烟,手里拿着个小黑匣子,不时凑到脸上,对准围观者。他在干什么?真像个怪物!这是一九 ...

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站在了汉口的街头。一群中国人围着他看。他的眼睛深陷,睫毛浓密。个头不高,却健壮结实。他嘴角噙着一根纸烟,手里拿着个小黑匣子,不时凑到脸上,对准围观者。

他在干什么?真像个怪物!

这是一九三八年的中国。亲历者或许早忘了这一幕。那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刚刚被日军攻陷,惨遭屠城。各地燃起战火,徐州眼看就要有场恶战。

战地摄影师罗伯特 卡帕(Robert Capa)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了中国。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32-1954)

Rush Orkin /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hy / Magnum Photos

卡帕原名安德烈 弗里德曼(Endre Friedmann),1913年出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在越南战场拍摄时踩到地雷不幸遇难。在他短暂的40年生命里,深入报道了5场大战: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阿以战争,以及越南抗法战争。

作为世界摄影史上不容忽视的传奇,在卡帕去世63年、玛格南成立70年后的这个遥远的日子,他的近百幅经典作品终于第一次以回顾展的形式集中来到中国。

8月14日下午,“聚焦与失焦——罗伯特 卡帕影像回顾展”作为第四届国际城区影像节(IUIF)摄影单元的首场专题大展,在深圳开幕。展览由大乾艺术机构和玛格南联合举办,美国独立文化历史学家理查德 维兰(Richard Whelan)及中国摄影记者联盟发起人单增辉联合策展,于深圳大学美术馆举行,将持续至9月10日。这也是自2016年大乾艺术通过展览《玛格南手稿-摄影经典的诞生》,将玛格南首次以整体名义引入中国后,玛格南第二次以官方名义在中国举办的展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随后,日本于9月2日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迎来了胜利。在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看卡帕镜头中1938年的中国。

1938,中国

头一次出手,他就拍到了中国战场的重要胜利

此前,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底,卡帕还在西班牙阿拉贡前线拍摄,他听说了远方中国的战事。他很想去。在他看来,中国抗战决定了亚洲的明天。这句话,后来他用作了《生活》(Life)的一组图片故事的标题。

机缘来了。次年一月,有个摄制组到中国去拍纪录片,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邀请卡帕作助理摄影师,拍摄同期静止画面。二月底,他踏上了东方古国的土地。第一站,“中国的芝加哥”——汉口。

武汉那时刚刚成为全国战时军事中心。这部名为《四万万人民》(The 400 Million)的纪录片由此展开,记录中国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真实画面(这部纪录片此次也在展览中展出)。任务相当危险,充满了挑战。只是卡帕对自己仅仅是个“摄影助理”颇有些不满。毕竟,他早就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了。当然他的压力也显而易见,同时也为《生活》杂志工作的他,到了中国抗日战场,必须拿出最好的报道来。

我们暂时不太清楚卡帕在中国的详细日程,只能从他在《生活》上发表的照片,来倒推他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拍摄了什么。

卡帕的运气很好。他在中国一出手,就拍到了一场胜利,还有汉口市民纪念共和国之父13周年忌辰的盛大游行。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六日的《生活》杂志推出了卡帕在中国的第一组图片专题。

“现在,卡帕正在中国,为《生活》拍摄另一场大型战争。这是他第一批经过海运传回作品的一部分。

“不同于他的西班牙相片,这些相片并没有展现死亡和毁灭。当卡帕抵达汉口时,中国军队在京杭大运河和陇海铁路取得了抗日战争第一场伟大的胜利,这给了中国和全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喜。”

“重要胜利”指的是台儿庄大捷的前奏战役。消息传到汉口,国民上街游行。卡帕拍摄了狂欢的汉口:民众的欢欣鼓舞,士兵的满怀信心,为死难者的鞠躬静默。


12345下一页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10:11 , Processed in 0.08977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