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世界摄影史上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卡帕镜头里的抗战中国

2018-3-5 10:54| 发布者:cphoto| 查看:8539| 评论:0|来自:Leica中文摄影杂志

摘要: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站在了汉口的街头。一群中国人围着他看。他的眼睛深陷,睫毛浓密。个头不高,却健壮结实。他嘴角噙着一根纸烟,手里拿着个小黑匣子,不时凑到脸上,对准围观者。他在干什么?真像个怪物!这是一九 ...



卡帕所拍摄的周恩来与宋美龄。

卡帕还拍了蒋夫人宋美龄。他明显多次见到过她。他后来对朋友回忆说,有一次酒会,为了保持清醒,他不得不将鸡尾酒泼到盆景里去。

在中国南昌的一个军营里,卡帕遇到了中美关系相当重要的一位人物,约瑟夫·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当时的情形很糟,日本军队距离他们不过是几天的路程。史迪威准备到前线去,卡帕说,他想跟着一起去。后来,史迪威在日记里写道,卡帕“是相当勇敢的一个小伙子”。

卡帕学会的第一句中国话——“Bu yao kan”

虽说将一个个大人物摄入镜头,但卡帕其实最渴望的还是战场。可他们受到了种种限制。《四万万人民》纪录片导演伊文思后来回忆,中国方面的监察官“简直是胡扯”,甚至禁止卡帕他们拍摄大炮的特写镜头。可这并非什么军事机密,“因为那是一种德国火炮,一九三三年制造的,谁都知道这种火炮。”

卡帕领教了这样的限制。他很快学会了第一句中国话:“Bu yao kan”——“不要看”。

有一天早上醒来,卡帕无意间得知中国军队激战一夜,刚刚占领台儿庄。他很生气。不准靠阵地太近,不准拍摄火炮,那他来中国干什么?睡大觉吗?中午,他和同样十分生气的伊文思找到一辆车开出去。刚到城郊,一架日本军机出现在天边,朝着他们的方向飞来。卡帕他们赶紧“在一处坟墓一样的小沙堆后面躲了起来”。“我们趴在地面上,”伊文思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几个都脸朝下,这样,日军飞行员就看不出本来很容易辨认的面部肤色了。”好在附近一列武装火车朝日机开火了,那架飞机转了几圈,离开了。

当天下午,卡帕终于进入了台儿庄城,发现那里一片荒凉。卡帕在一条街上拍摄,一个老妇人突然尖叫起来,她一定是把摄影机当成了枪炮。另一名老妪坐在一堆“泥块和木板碎片”中,这里曾经是她的家。

1938年,中国。中国军人在训练。

没有拍摄到核心战斗场面的卡帕,只能去拍战争外围。他拍摄了汉口学童游行呼喊抗战口号的画面,特别显眼的是少年手中三角旗上两个硕大的汉字“不死”。他拍摄了广州农民手持长矛演习的场景,一望无际的稻田,禾苗不停生长,战事依然持续。在一路南下的途中,他还拍摄了铁路和沿线的难民。

不能置身战争一线拍摄的卡帕有些苦闷。有一次,纪录片团队去城外拍摄在战争中受伤的一家人。大家都骑着马,有人感慨,成吉思汗的大军应该就是骑着这样的马,征服了整个亚洲和欧洲大部。卡帕沉默不语,突然间,好像以为自己就是成吉思汗,对着大家大喊战争口号,向前方疾驰而去,矮胖的轮廓在马鞍上抖动,照相机在他背后跳跃不停。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00:52 , Processed in 0.07065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