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功利主义当道的社会,汲汲于金钱俨然成为重要的行为准则,其中,日本上班族的高工作负担更是众所皆知的,他们常常需要超时工作,其位阶低又背负着许多压力,日本人将这一阶级的人称为“Salaryman”(工薪族)。在《Salaryman Blues(工薪族的忧郁)》系列作品中,Yusuke Sakai便描绘了这些上班族的内心危机。就让他带我们进入日本上班族的后意识世界。 在《Salaryman Blues》的每张照片中都有位拿着公事包、身穿西装的男士,以脸向下的方式倒在地上,如同他刚跌倒一般,同时他亦将这些主角放在不同的场景之中,从雪地到大马路上,又或是从能眺望海景的港湾到沙丘的顶端。一开始,这些画面看起来十分幽默,不禁使人咯咯暗笑,而更颇具巧思的是,通常这些上班族会隐身于画面中,并非一瞥就能看到他们的滑稽模样。然而,当我们进一步想的话,便会发现这些照片中所隐含的讯息,以及这些上班族心理的感受。 尽管感到空虚、急需要休息,最终还是无能为力而崩溃。 下面是Yusuke Sakai对这系列作品的自述: 被工作填满的忙碌日子持续着,我每天都变得更加的劳累,当我看着手表时,我甚至无法立即判断到底是AM还是PM。 但经过一段时间,我已逐渐习惯,感官也变得麻木,我感到焕然一新,顿时,我竟然再也不感到疲惫。我觉得轻飘飘的,就像我正舒坦地漂浮着,而同时我的意识也开始离开自己,我觉得我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一个和正在打字的我截然不同的人。 于是,我失去了意识。用不了多久,我的意识离开了办公室,我发现我就像在看着别人一样,看着躺在不知道哪里地上的自已。 拍照,让我得以面对另一个自己。我得以面对自己的心。 此即我对内心自我的自拍(self portrait)。 而在以下简短的访谈中,摄影师更透露了许多关于本作品的想法与故事。 Q:您是在何时、如何与摄影相遇的呢? A:我于4年前开始拍照,当时的我26岁,出社会也已经过了两年,因为朋友要办婚礼,于是我便买了一直以来很有兴趣的数码相机。尽管起初我只在网路社群上投稿我的作品,但随着参加杂志的比赛征选,我开始更进一步觉得摄影作品不仅仅是一张照片,而是“作为一个系列”的呈现,这样的想法也越来越坚定。尔后,我也参加了各种联展、作品集回顾等活动。 Q:摄影对您来说是? A:摄影对我来说,就是吐露我脑海所想的行为。我周遭的世界以及我心中的世界都激励着我去拍照,同时我也喜欢运用摄影本身无法预测的特质来拍照,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当摄影作为面对世界而做的一种行为时,若按下相机快门的瞬间,摄影师的视点就成为最终的相片结果,那么我或许不会想要从事摄影。即便如此,摄影对我来说还是必须的。 因为“拍照、用摄影来创作”这样的行为,我得以面对自己脑中的想法,或许可说是借此去面对这个世界,同时,对我而言,摄影亦是帮助我继续生活下去的方式。 Q:您目前有为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吗?激励您的是什么呢? A:我希望可以出摄影集,好让全世界都可以阅读。而近期的目标则是期望自己拍出更出色的新系列作品。 Q:请问你目前有哪张作品是最满意的吗?原因是? A:虽然我也有几张我认为拍得还不错的照片,但对我来说,一张照片在系列中能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而由于作品系列还在进行中,照片的角色也有可能改变,因此,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Q:除了摄影之外的兴趣是什么呢?为什么呢? A:想试试看拍电影或者画漫画。因为画图、编故事、写台词、运镜等等都是和作品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Q:是如何又为何想到要做《Salaryman Blues》这个主题呢?您自身也有当上班族的经验吗? A:说到 “上班族”,一开始是如何想到这个题目的呢?大概是因为自己过去没有上班族的经验,而这个作品就成为了我的真实经历。当我被移动到工作量很大的部门时,让我有段时期几乎没有时间拍照,这让我陷入幻觉,好像自己从远离工作场所的地方注视著自己,当时的感受也成为了我做这个作品的契机。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5 00:06 , Processed in 0.07458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