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启示录 学徒工开启艺术人生 一个伟大摄影家的成长,首先离不开早年时代其艺术悟性的被开启,奥古斯特· 桑德在矿上当学徒的时候,因被选去当风景摄影家的小助手,得以有机会从毛玻璃上看世界。这一看,摄影史上从此又多了一位伟大的摄影家。 坚定的信念 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摄影家,是不会轻易改变其立场的,即使遭到围攻、批评,甚至政治迫害。 诚实的品质 从事实资源出发的摄影创作,显而易见要比从语言技巧出发更富有底蕴,因为其土壤深厚,所以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桑德的摄影创作根植于“他所熟悉的文学来源以及时装和流行文化领域”(特里·巴雷特),他无论是城市建筑、工业,还是肖像创作,实际上都超出了当时摄影本身的界限,其敏感的触角已经进入“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历史社会学”等深广的文化领域。 本期解读专家:唐东平 唐东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人像摄影》、《摄影作品分析》、《摄影构图》、《人像摄影教程》等著作。 专家解读奥古斯特·桑德:用最简单的方式反映最真实的历史 奥古斯特· 桑德,上个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摄影家,二十世纪的见证者,他的作品是“魏玛共和国的编年史,横跨威廉大帝的没落和希特勒的升起。那段日子的德国在矛盾的激情中沸腾……令人兴奋的早期政治自由气氛,慢慢地转变成极权带来的厄运。桑德平静地观看,他的相机不带热情地追寻着德国人的心路历程……”,评论家赫兹(Hartz)说,“当我们在那失去的岁月搜寻那些脸孔时,我们惊惶地看到自己的反射。”桑德对于摄影的贡献,显然要比我们所见到的和想象的还要伟大得多,不仅仅是因为纳粹的封锁、迫害,以及战火与盗贼毁坏了桑德的数量巨大的底片,而是他对摄影所采取的姿态─冷静、中肯、客观和忘我。桑德的拍摄手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看”、“观察”和“思考”三个递进的步骤。表面上看简单拙朴,但其清晰犀利的视觉呈现,令人震惊,画面之中却又不失温厚而敏锐的洞察力,他刻意而倔强地从正面角度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让被摄人物自己展示自己,因此画面能带给观者以深邃理性的昭示,也就是说,桑德以他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直取了被摄对象的本质。历史给世间的每个人“以诚实的方式”道出真实的机会,但真正能够和敢于抓住这样机会的人却并不多见,桑德做到了,因此我们庆幸我们还仍旧拥有真实的历史。 从历史的角度看,桑德影响了一大批当今赫赫有名的摄影家。他的“以诚实的方式”道出真实的纯客观描述方式至今仍在影响着艺术影像的创作。如果没有桑德出现在上个世纪的头三十年,就不可能有上个世纪中期的纯粹摄影的繁荣,更不会出现如今在世界摄影学术界占据崇高地位的杜塞尔多夫学院摄影系贝歇夫妇的摄影创作与教学理念,当然,当代艺术领域里也就不可能会有今天这般洋洋大观的当代影像的鲜明形式及其独特的地位。历史无法假设,但其因因果果的历史成因与绾结在一起的无数事实早已凝结成了超级坚固的历史链条,顺着这样的链条往下看,我们会发现:桑德的影响还将继续。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01:00 , Processed in 0.1017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