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步骤大致可以解决一般性主题的设置,第四、五步骤则是进一步深化,分别述之:
3、具体问题个性化。 这又可分为两种方法: 第一,依照某些特别的标准,如媒体立场、传播语境、目标诉求,包括项目参与者的个人理念等,将主题再次独特化,形成摄影项目本身特有的价值观照。 试举一例: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可以说是震惊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报道地震。类似这样的情况,更加考验策划者能否从海量的图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提纯情感,提炼观点。 当时我为南方周末的摄影报道确立的核心主题是:“关注不能言说者的痛苦”。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主题呢?众多媒体聚焦于灾难时,固然有很多受难者是被关注的,但总有一些人消失在媒体的视野之外。聚焦,同时意味着“盲区”的存在,而南方周末这样一个媒体,就是要把这些消失在视野之外的人,重新拉回到我们应该关注的视野中来;要代替那些无法表达自己伤痛的人,讲出他们所承受的一切。 因此,我们着力关注女性、儿童、重组家庭的半路夫妻、精神病患者、甚至残疾的小动物……。他们是弱者中的弱者,是无力言说自身痛苦的人。那么,我们用无声的照片,向那些可能忽视他们的大众,呈现出他们的存在。 南方周末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这一主题推出了不同的摄影报道,最终形成了代表南周气质的18个专题的《汶川地震影像志》。 第二,逆向思维。即从大家普遍重视的重点反向思考,提炼具有独特性的主题。比如年度盘点,几乎是每一个媒体都会大做的选题,一般都是梳理重大事件。那么,能不能反过来,做那些被人遗忘的事件呢? 我曾做过一个专题:《20世纪的另一张脸》,选择的都是在某个领域努力奋斗但功败垂成的人。历史永远只会记住“第一名”,那些唯一的成功者;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失败者”同样令人尊敬。因为没有他们无数次证明某条道路是错误的,就不会有成功者最终的辉煌。结果,这个十分有“个性”的盘点,反而被读者记住了。 4.个性问题公共化。 将项目本身的独特价值与公共利益联系起来,会使个性更加鲜明、突出。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08 , Processed in 0.29717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