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影像作为媒介

2019-2-25 11:26|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824| 评论: 0|来自: 释藤

摘要: 读王树崴作品《我的童年你的乡愁》乡愁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根深蒂固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在骨子里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乡愁。无论你是否离家很远,或者就在家乡不远的地方生活,对于乡愁的情节,都是共通的。王树崴也 ...
读王树崴作品《我的童年你的乡愁》

 

乡愁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根深蒂固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在骨子里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乡愁。无论你是否离家很远,或者就在家乡不远的地方生活,对于乡愁的情节,都是共通的。

王树崴也不例外,对于她来说,乡愁更多的是一种远方和陌生,还有就是记忆里的童年时光。所以在成长以后,她便开始了寻找自己的故乡和乡愁的旅程。或许她的经历和她的记忆让乡愁便的更具有一种时空感。

树崴出生后1岁便被送到了外地的亲戚家寄养,直到11岁才被带回亲生父母身边,所以她的家乡其实有两处,和她产生关系的地方和亲人也无形中多了许多纠葛。所以她的记忆应该是被割裂的,甚至比一般人更丰富一些。

谈及乡愁和家乡,她既可以把11岁之前生长的地方叫家乡,也可以把11岁之后回到父母身边一直生活到现在的地方叫家乡,家乡在这里具有了更模糊的概念。

影像在更多的时候是记录,但是在王树崴这里,却可以成为她用以探寻和思辨的方式,自从她喜欢上摄影之后,她开始思考的维度便加入了影像的探索和寻找。当她面对熟悉的地方却感觉到陌生和距离之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去和童年时光的珍贵,那些恍若隔世的记忆和碎片不断浮现,于是她从相机的取景框里开始行走,从新观看自己生活过的土地!

在艺术创作当中,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难以描述的,尤其是思想和情感上的概念性的东西,树崴是一个敢于行动的女子,她在利用影像进行探索的同时,亦让自己介入到影像当中去,她试图以第三者的身份和图像中的场景重新做一个对接,从而让自己回到记忆里的场景中,看到曾经的影子和依稀远去的童年。其实这种影像的拍摄,更大的程度上已经脱离的影像本身的意义,影像只是一种工具,艺术家本身的行为则变的更为重要和具有耐人寻味的意义!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但是通过多种媒介的呈现和探索,摄影的本质似乎在某些方面变的不是十分重要,照片背后的意义更值得人追寻!

其实用照片来呈现乡愁,寻找儿时记忆的摄影师很多,许多人从生活的地方出发,沿着远去的路一直往回走,希冀寻找到那些远去的时光,他们通过照片,通过一些旧物,以及那些似曾相识的人来增加记忆的厚度,而王树崴在拍摄那些旧胡同,那些老屋,植物,故土以及故人的时候,除了带有淡淡的伤感,更多的则是希望把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和寄托的情感所在!

所以更多意义上,王树崴的乡愁其实也是更多人的乡愁,她的童年时光依稀间也是我们的过去。在很多时候乡愁这两个字的共通的,在语境和维度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摄影师本身的介入让乡愁这个模糊的概念似乎变的清晰起来,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一个略带沧桑的女子却身着儿时的服装奔跑跳跃在街巷里,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记忆里的碎片,她的脸上有快乐也有思念,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那种淳朴和真实的情感所在,所以简单的画面亦给人一种无形的感染!

不过既然是摄影,如果回归到它的本身和本质,那些影像的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摄影语言上我们要有所言,要具有一定的深意,显然在这方面王树崴显得稍微弱了一些,她只是把摄影当成了一种媒介,但是这种媒介却没有更深入地用好,在影像呈现上稍显单薄了一些,如果她能够意识到这些,并加以深化或者拍摄的时候更注重细节和语言的把控,那么相信出来的作品会更打动人心!

 

 此文已经发表于《人民摄影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34 , Processed in 0.07074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