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姜豪作品《方圆》 看到姜豪的作品是在他自己的朋友圈,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苏珊 桑塔格曾经说过:“拍照是凝固现实的一种方式。你不能拥有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在摄影师姜豪的照片里,现实是方圆之内的家乡,是记忆里年少印刻的生活痕迹,也是他对当下的一些思考和观察!他的拍摄既是在客观的记录,也是在回忆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他所熟悉而又陌生的这个城市,是真实存在的空间,和他实实在在发生着关联的一个地方,他用镜头框取的那些瞬间,有一种既疏离又亲近的距离。 摄影自诞生以来,记录的功能总是被运用到淋漓尽致,很多时候照片不仅是事件留存的证据,更是成为了人们对于定特时间,以及人物,风俗等的描摹和印象。当照片再现生活当中的许多现实碎片的同时,也让观者通过影像,看到事物之外的表象。 影像总是和记忆有关,姜豪眼里的山河,家乡,故土,也具有如此此等意义上的表征。在传统意义上,山河,故土都是真实存在的空间,而且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亘古不变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极速加剧,许多物质上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摄影师记录的很多画面,若干年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他自己说的:这是一种无以名状的存在,这种存在脱离了时间和境遇,也脱离了现实。但是他自己的拍摄并不是在关心他们是否会消失,而是只想近距离地记录下来,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 姜豪拍摄的是家乡小城兰溪,可能在全世界的版图上,这个地方只能够算是小小的一粒沙子,但是对于作者本身而言,这是一个特殊存在的“方圆”,这里生活着他所熟悉的和陌生的人,许多地方和他的成长,他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系的,所以他拍摄下来的时候除了带着冷静的观察,其实也有淡淡的却不易察觉的体温,这种温度若有似无地飘散在这些照片当中,却很吸引人,就像我第一眼看到他的照片一样。 他的照片看起来很琐碎,一些溪流沼泽,一些行走的路人,一只船,一条狗,甚至是一个赤裸着下身的孩童,这些朴素而真实的画面总是让人有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看到某些画面的时候是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因为似乎看到了自己家乡的模样。所以摄影师记录下主观意义上的家乡河流烟火民俗,其实却也是很多人同样生活的场景,从他拍摄的这些照片里,我们能够窥见生活的全貌。 摄影在很多时候容易让人忽略了一些常态性的内容,但是姜豪却在这些地方把控的很平稳,他在一些看似无意识的空隙里获取到了一些独特的视角,比如他拍摄的一个孩子在河上跳跃的瞬间,一个人把一条狗扔进了河里,一群狗围着一个吃饭的老人,这些东西如果稍微不注意其实就会被很多人忽略掉,但是他却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在寻常的事物里,捕捉那些会让人驻足和心动的碎片。 桑塔格还说道:“我们张望、我们记录、我们表示知道。这是一种更冷的观看。这是被我们认作艺术的观看方式。”我其实挺赞同她的这个观点,我们在纯粹的日常里记录那些普通的事物,用客观冷静的方式,记录和观看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而摄影也被赋予了艺术的表达手法,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从日常里窥见别具一格的生活空间,在朴素的小城里冷静又稳妥地观看周遭,并长期持续地记录下来,姜豪把生活过的似乎颇有节奏,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走去,黄发垂髫,方圆市井,每个人都像一名演员,他们在这座城里诉说着他们各自的故事,是他们见证了时代,也是他们见证了变迁。”这里的方圆市井是他自己的,也是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的,同时也是许多人的。他忠实的记录,许多不会给城市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却可以给许多人留下一些记忆,一些值得记取的空间,或许这就够了。 窥一斑而知全貌,运用在摄影上确实需要一定的毅力和把控力度,姜豪似乎很适合做这方面的尝试,所以他眼里的家乡,河流,生活的小城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审美的对象,而是作为一个值得长期坚持下去的习惯去拍摄了,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希望他的影像也能够给日常中在寻找身边题材,却苦于无从下手的摄影师一些启发吧! 此文已经发表于《人民摄影报》专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58 , Processed in 0.25309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