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从“光绪骑马”到“火车上的中国人”,我们把三个世纪的中国摄影看了个够

2019-8-21 10:34| 发布者:zhcvl| 查看:632| 评论:0|来自:界面新闻

摘要:摄影丨蔡星卓 游响响8月19日,或许每个热爱摄影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摄影术问世180周年。而在银川当代美术馆,一场名为“摄影180年在中国”的展览正拉开序幕。“摄影180年在中国”展,掀开了摄影成为19世纪以来 ...

摄影丨蔡星卓 游响响

8月19日,或许每个热爱摄影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摄影术问世180周年。而在银川当代美术馆,一场名为“摄影180年在中国”的展览正拉开序幕。

“摄影180年在中国”展,掀开了摄影成为19世纪以来中国视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新篇章。这是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一个重大进步:几乎全部使用拍摄后不久就制作的原版照片来呈现摄影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不断发生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动荡,损毁了无数的原版照片。因此,中国的博物馆想要收藏一套完整的讲述摄影在中国发展历程的原版照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次展览,是第一次集中地展示自摄影术发明以来,中国摄影史上500余件、数千张著名摄影家的原版原作。同时,此展览将为中国摄影史的梳理和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原版史料;为国家和民营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中国摄影名作提供参考体系;在中国普及和推广摄影原作的知识和概念,推动摄影收藏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从某一角度来看,“摄影180年的中国”(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普 Christopher Phillips)展示了在欧洲发明的摄影,如何被中国摄影人精心地转化为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视觉遗产。

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四大板块。

重拾:晚清摄影

(策展人:泰勒·伯内特 Terry Bennett)

第一部分“重拾:晚清摄影”,为19世纪40年代摄影进入中国至1911年清朝消亡的原版照片。几十位早期摄影师的近200幅原版原作一一陈列。这些留存下来的19世纪原版照片,除了承载了视觉资讯和影像科技的历史外,有不少是优秀的摄影艺术品。而一张老照片能否成为重要的艺术品,取决于是否出自名家名师、以及摄影师的身份,拍摄的动机和目的。

阿芳(华芳照相馆),人力轿子,蛋白照片,1870年代

小伊利法莱特·布朗,中国女孩,版画,1856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早期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进展甚微,裹足不前。究其原因除了内容繁杂宏大,国内史料史实匮乏,缺少研究的动力和财务的支持等诸多因由外,不了解拍摄照片的摄影师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860年之前,在中国开展摄影活动的主要为外国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摄影术开始向内地扩展。随着1880年后照相机和干板的工业化生产,中国人逐渐成为了摄影业态的主体。

早期的立体照片,和手持立体照片观片器。此外,该部分还展出了存世量极为稀少的中国内容的达盖尔法、安布罗法、湿版法、金属版法、凹版法、石板印刷等技法拍摄制作的原版照片,它们揭示着早期摄影作品的呈现方式、承载介质、传播媒介以及发展历程。

威廉·桑德斯,上海理发店,蛋白照片,1870s

苏黎世石印公司 ,颐和园风景,彩色石印法,1900s

民国:摄影艺术的摇篮

(策展人:陈申)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已和美术家的作品同时出现在一些刊物上,以出版摄影为主的《世界》画报声称它是“美术画”之刊物。这时的艺术摄影也称为“美术摄影”。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美术摄影逐渐从旧的照相行业中游离出来,以新的面貌出现,各种题材和形式的摄影作品也发展起来。

成立于20年代初的“光社”,是“集非职业摄影同志,以交换智知,研究艺术为宗旨”的中国第一个业余摄影家联盟。刘半农、陈万里等一批后成为优秀摄影家的知识分子都加入了摄影者的行列。摄影队伍成份的变化和文化运动的影响,加速了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进程。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提出的“美术摄影”,是对名国初期文人摄影总体概念的体现。不少经过文化运动洗礼的文人学者,以他们广博的学养和探索精神,在摄影艺术处女地上披荆斩棘,才有了源自西方的摄影艺术在民国的繁荣和发展。

“民国”部分展览空间。

骆伯年,汲瓮,银盐纸基(艺术微喷复制),1930-1940s在摄影表现形式的探索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意义上摄影的转型期,一些文艺界人士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倾向,使摄影从机械复制的时代走向艺术创作的时代,但是多数中国摄影家仍沿袭50年前欧洲(特别是英国)“画意摄影”时代的套路。

小型相机在中国的大量行销,《实用映相学》、《新编摄影术》等摄影普及读物的出现,以及报刊采用越来越多的摄影图片,涌现出了一批业余摄影家。他们摆脱了早期摄影局限于照相行业的纯商业的色彩,拍摄的题材比前期有了较大的扩展,表现出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某些作品逐渐呈现出艺术属性。因此,展品中包括了有关的历史文献、包括民国时期的重要摄影出版物及其摄影作品以外的有关实物。

该展览板块又分为四个部分。

1. 晨光

该节展示一批光社社员原作。“光社”前身是1923年“艺术写真研究会”,诞生于北京大学的摄影家联盟,它表明了业余摄影家艺术联盟在20世纪初已经在中国出现,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展览现场。2. 聚散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0 12:24 , Processed in 0.0770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