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许海峰:每一幅阴沉的画面,都是对晴朗的渴望

2020-5-25 17:30| 发布者:cphoto| 查看:2460| 评论:0|来自:澎湃新闻

摘要:许海峰,澎湃新闻记者,上海人:“就这组黑白照片而言,我当时设置黑白粗颗粒模式,所以我观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即便有色彩也是消色了的。这种黑白与当下的疫情氛围是接近的。”相较于某个具体场景,许海峰更在意去 ...
许海峰,澎湃新闻记者,上海人:
“就这组黑白照片而言,我当时设置黑白粗颗粒模式,所以我观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即便有色彩也是消色了的。这种黑白与当下的疫情氛围是接近的。”
相较于某个具体场景,许海峰更在意去捕捉摄影对象及周围环境所散发出的氛围。疫情下城市的“冷酷”以及人们无可言说的孤独,对晴朗、自由的渴望,因为色彩、因为不同的排列组合,情绪被放大,繁杂被刻意摒弃,成为具象的碎片式记录之外,另一种心像的映射。
时间会过去,细节会被一点点磨损,彼时彼刻的感觉却会被铭记。从恐慌到疑惑,从无奈到接受,从无措到行动,惟愿所有人为疫情所做的努力都不是徒劳。

2020年3月5日,上海

2020年3月5日,上海

2020年3月19日,上海

2020年2月18日,上海

2020年3月14日,上海

2020年4月6日,上海

2020年4月8日,上海
Q:日常喜欢在什么地方拍摄?
A:我靠摄影吃饭,面对工作上的摄影任务,我一般开车前往,点到点,速战速决,满足单位的需要。但摄影作为艺术又是很宽泛的,周末假期我会换一台非工作中使用的相机到处逛,不开车,边走边拍,所涉足的地方一般主要局限于上海市区,家附近,公园里。
上海有两个上海,市区是一个上海,市郊又是另一个上海。我在电脑上观看自己和别人的“上海”照片,发现两者在影像上的差异性还是很明显的,只是前一个上海一直没有拍好,另一个上海也就没有时间去实践。
Q: 在疫情下什么样的瞬间或者主题最打动你?
A:我理解一般广义上“打动”这个词可能是感动,我在拍这组照片的时候,并不寻求被摄对象来打动我,而是去感受某一场景、某一瞬间、某一气氛能触动我。
从已经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看,我们都被新冠疫情伴随而来的不祥气息所裹挟——恐惧、不安,当然也有打动人心的英雄主义等等的各种情绪。它们实际上比病毒本身传播的更快更深,尤其是宅在家中长时间依赖网络,好的和坏的讯息让谁也逃脱不了,它加速推动了这种气氛,并又反过来回传到日常现实生活中来,形成了一种“非常”之气象。“非常”,其实也藏匿在别的日常中,但恐怕不会像疫情之下如此强烈凸显。这场疫情它激发了、加剧了这种“非常之相”的显现。

2020年2月18日,上海

2020年2月17日,上海

2020年2月17日,上海

2020年4月2日,上海

2020年3月16日,上海

2020年4月1日,上海

2020年3月12日,上海

(左)2020年2月19日,上海(右)2020年3月15日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34 , Processed in 0.31784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