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第一个致力于当代艺术的非营利机构, OCAT西安馆2021春季展览中,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又互为补充的展览,一是美国摄影艺术家埃里克·索斯的个展“我与你:埃里克·索斯”,这是其中国巡回的第二站;一是青年策展人杨西策划的“影子爱人”,通过四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探讨摄影和绘画、观念和趣味的关系。春季展览的开幕呈现如此水准的展览,这在十年前的西安是不可想象的,让人看到当代艺术在中国全面发展的前景。 杨西在展览前言中说道:“展览希望透过‘摄影的视角’或是‘摄影的观念’来探究现今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方式和图像营造的方法”。 四位艺术家高索都、冷广敏、王晓曲、张嗣都是以绘画作为创作的主要手段,并均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手法风格,但他们各自的摄影实践以及与主要作品的关系,可以说完全不同。 
《泉》 冷广敏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5 其实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借助光学仪器作画就已经不是秘密,在以追求真实性为方向的西方传统绘画中,早在15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叫镜箱的光学仪器来辅助绘画,这种仪器可以将远处的风景投射到一个平面之上,画家于是可以更好地借助投影描绘风景。 更进一步,在大卫·霍克尼的《隐秘的知识》一书中,详细揭示了一种肖像画家常用的器材:1806年发明的显像描绘器,它可以将对面实景转变为幻象,投射到下方纸面上,画家在肖像素描中可以快速地进行轮廓和五官定点,之后再慢慢处理细节。 通过光学仪器追求一种更客观真实的再现,在摄影术发明后达到高潮,而正是在摄影写实功能的催化之下,古典艺术完成了向当代艺术的转型,绘画开始突破透视法和立体感的束缚,走向更为广阔的题材和手法。与此同时,摄影也从追求真实性,走向了个性化的各种实践。摄影对于今日绘画,早已不是那个见不得人的情人,而是作为一种日常行为,改变了我们所有的视觉体验。 这四位艺术家的创作与摄影的关系有深有浅,摄影之于绘画创作,有些是创作手法,有些成为素材。但是他们均早已跨越了写实阶段,也无需借助摄影来描摹现实。这个时候,展览的更深一层关系显现出来,每位艺术家的作品或隐或现地表现他们各自的观念,在主要作品背后的摄影作品则更为直观地突出了艺术家的趣味。摄影和绘画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关系。 展览最先出现冷广敏的作品,不仅包括他2015年左右和2020年的绘画作品,还有他日常手机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对于冷广敏来说,这是第一次在展览中出现自己的摄影作品,他并不觉得摄影作品与自己的创作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在创作中,可能寻找一些形象参考,但是最终画布上的具象形象并不从照片中来。照片更多是一种抽象感觉。 “照片有的时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结构性的功能,是对某一个结构关系或抽象状态的此时此刻的记录。” 
《定向弯曲》 冷广敏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