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八九十年前,这7位中国摄影先驱的镜头在曾走在世界前沿

2017-1-16 09:36| 发布者:cpnoz| 查看:4116| 评论:0|来自:澎湃新闻网

摘要: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15日,刘海粟美术馆的展览“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的检证”展出7位活跃在1920至1940年代的中国摄影家的80件作品。这7位中国摄影先驱的镜头在90年前曾走在世界前沿。在展览同期举行的研讨会 ...


龚卓军(台南艺术大学教授):这个部分的现代性,从上海延展到台湾
刚才有老师提到张才、邓南光。快门三剑客在台湾,其中有两位跟上海其实有蛮深的关系。张才也是在上海呆了几年之后,回去台湾,并有了巨大的转变。这与对上海底层生活的直接凝视有关系。这个部分的现代性,从上海延展到台湾,其实到后来影响非常大。
这几位摄影者在穿越媒介,穿越地域,透过上海这样一个精神空间表现了一个超现实的能量。这里面的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
那是一个共存性的时代

庄学本《康定老画师》

庄学本《西藏贵族多仁台吉和夫人》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36年10月的上海,我们看到一个跨媒体的竞争现场
我们的另外一个研究员吴孟晋,他现在是京都国立博物馆的策展人,他在提到上海现代性的时候用了一个日语词汇,“猥杂性”。这个词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意象,理解一个共存性的时代,也是跨媒介、跨文化、跨区域的。这个展览里面只有庄学本一个人是来自上海的。其他人,沙飞来自广东,骆伯年也不是本地的。

沙飞《鲁迅先生丧仪》。前右欧阳山、左蒋牧良

现在研究国画的很多学者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民国大量艺术家,他们日常性的跨媒介实践,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我们看到的沙飞的最后三张作品,是鲁迅的葬礼现场,这个现场发在1936年10月的上海,我们看到了一个跨媒体的竞争现场,包括版画、声音、书法、包括洋画、摄影,以及电影记录。这个展览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美术史而言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提示。

沙飞《求乞也不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5:13 , Processed in 0.12367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