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摄影是桑塔格晚年着力讨论的重要主题,她援引著名战争美学家厄内斯特-云格尔在1930年“不存在没有摄影的战争”的说法,把摄影与枪的无可避免的关联性进一步密切化:“摄”一个对象与“射”一个人。制造战争与制作照片是一致的活动:“这是同一种智力,其毁灭性武器可以毫厘不差地对准敌人”。 《关于他人的痛苦》讨论了摄影与战争两个广为人知的理念:第一个理念是,公众的注意力受媒体注意力左右(这里媒体是指最具决定性的影像)。有了照片,战争就变得“真实”,暴行就合乎“道德”。因此,打击伊拉克和抗议越战的浪潮是由影像动员起来的。这个理念说明摄影对我们注意那些暴行、灾难和危机、我们关心什么和最终如何评估这些冲突,起了决定性影响。 死去的平民和被粉碎的房屋的图像,可用于加强对敌人的仇恨。相反,若是影像所提供的证据有悖于那些受珍视的虔敬行为,就会一概被指是在镜头前刻意安排的。如果照片提供自己一方犯了暴行的证据,则标准的反应便是,照片是捏造的,绝没有发生过这种暴行,尸体是另一方用货车从城里停尸间运来扔在街上的,或者,没错,确实发生过,但那是另一方自己干的。 影像能左右公众的注意力,而照相机又同时是使客观主观化的工具,那么摄影对公众可能的误导毋庸置疑。桑塔格写道: 照片的影像,哪怕仅仅是痕迹,也不可能只是某件发生过的事情的透明正片。那影像永远是有人选择的;拍照即是定框,定框即是排除。此外,篡改照片远在数码照相和“图像处理软件”时代之前就有了:照片的误导一向是可能的。 历史上,摄影师们提供的,多数是肯定当兵这一行的正面影像,以及满足发动战争或继续战争这一要求的正面影像。如果政府为所欲为,战争摄影就会像大部分战争诗歌那样,为士兵的献身摇旗呐喊。 拍摄即是创作(若对象是活人,则是摆姿势),那种要刻意安排照片中各种元素的欲望,从未因为对象是静止或固定的而消失。难怪,很多正统的早期战争照片,后来被证明是经过刻意安排的,或其对象被摆弄过。 第二个理念是,在一个影像超饱和的世界里,灾难和暴行的影像应该是重要的事情,但效果却不断递减:我们变得麻木不仁。结果,这类影像使我们变得有点儿不能感觉,难以激起我们的良心。直至消遣取乐或类似于色情图像的欲求。 成为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灾难的旁观者,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经验,这种经验是由那些被称为新闻记者的专业性职业旅行家提供的,已积累了超过一个半世纪。如今,战争也是客厅景观和声响。关于别处发生的事情的资讯,即所谓的“新闻”,被小报和二十四小时新闻摘要节目尊为金科玉律。 这种残酷的新闻习惯承接了几百年来把带有异国情调(也即殖民化)的人类拿来展览的传统。画面中严重受伤的身体,来自亚洲或非洲,它们没有附加任何道德任务,有的只是挑衅:你敢看吗?敢看这种图像而不畏缩,本身就有满足感。而畏缩也含有快乐。 更为发人深省的是,“人们对身体受苦的图像的胃口,似乎不亚于对裸体图像的欲求”。对着这些记录重大暴行和罪行的照片的反应,并非都受到理性和良知的支配。大多数有关被折磨、被肢解的身体描绘,是会引起淫欲兴趣的。所有展示一个有魅力的身体遭侵犯的图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色情的。 色欲生活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是可以在数码摄影和录像中捕捉的东西。酷刑作为某种被记录的东西,当它含有性爱成分时,也许更具吸引力。这确实是发人深省的,也即随着愈来愈多的阿布格莱布照片进入公众事业,酷刑照片竟然与美国士兵彼此性交的色情图像交织在一起。事实上,大多数酷刑照片都有色情主题,例如在那些威迫囚徒们表演或模仿性行为的照片中。 但是,令人反感的图像也能诱惑人。大家都知道,公路上发生骇人车祸时,经过的车辆放慢速度,并非仅仅出于好奇。对很多人来说,放慢速度也是希望见到令人毛骨悚人的场面。称这种“希望”为“变态”,意味着这是一种罕见的异常心理,但是被这种场面吸引并非罕见,而这是内心斗争的永恒来源。 《关于对他人的酷刑》是桑塔格对美国人在萨达姆-侯赛因最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对伊拉克囚徒施加酷刑的照片的一段评论。这一评论延伸了她《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就苦难照片可能成为消遣取乐的观点,认为布什政府把矛头转移到照片本身,“主要是为限制一场公关灾难——照片的传播——而不是处理这些照片暴露的领导层和政策所犯下的错综复杂的罪行。”桑塔格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限制照片公开和传播的真正目的是保护本届政府和掩盖在伊拉克的治理不当。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向这次酷刑的参与者暗示:“他们应完全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天经地义的”。 当美国人被告知或被教唆,觉得那些他们对之拥有绝对权力的人活该受到羞辱和折磨时,他们这样做。当他们被引导去相信那些被他们施加酷刑的人属于一个低等种族和宗教时,他们这样做。这些照片的意义不仅在于有人做了这种事情,而且在于施加者显然不觉得照片所展示的有什么不妥。 诚然,就公布的这些酷刑“照片本身”而言:“这些私刑照片是一次集体行动的纪念品。因为这些私刑照片符合照片作为纪念品的性质——由某个拍摄者拍下,以便收藏、夹进相簿、展示”。“更恐怖的是,由于这些照片原是要传阅和被很多人观赏的,因此,这一切全是为了取乐。遗憾的是,取乐这个理念——与布什总统要说服世界相信的相反——正愈来愈成为“美国的真正本质和用心”的一部分。美国已成为这样的一个国家:暴力幻想和暴力实践被视为良好的消遣——取乐”。仅此就可以说明:“这些照片与其说是揭示对不道歉的残忍的毫无保留的欣赏,不如说是揭示一种无耻的文化”。 综上,只是从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意义、摄影与战争等方面扼要梳理出桑塔格丰富摄影思想三个分支,但总有挂一漏万的遗憾,诸如桑塔格关于女性的摄影观、意大利摄影历史和现状等等无有涉及。当然,有限的解读类似桑塔格摄影思想的引语简集,尚不能形成摄影评论的有效 “刺点”。不过,考虑到近年来中国艺术批评的精神品格严重下降,因此桑塔格摄影思想的整理和研究一定是有益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7:34 , Processed in 0.10013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