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那日松:“原作”的外延不止签名和版数

2018-2-9 10:42| 发布者:cpnoz| 查看:671| 评论:0|来自:网络 

摘要:摄影原作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业界也没有界定出原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标准,我觉得“原作”的外延可以更宽泛一些。有些作品具有原作性质,但并不能说就是摄影原作,就像摄影具有艺术性一样,而难以一概而论地说就是艺术。 ...

摄影原作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业界也没有界定出原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标准,我觉得“原作”的外延可以更宽泛一些。有些作品具有原作性质,但并不能说就是摄影原作,就像摄影具有艺术性一样,而难以一概而论地说就是艺术。

《海上一辈子》 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王志平

前一段时间我们做的《四月前后——1976至1986》摄影文献展,在前言介绍中,“原作”是打了引号的。但那些作品是不是原作呢?应该算是有原作性质。四月影会和现代摄影沙龙在上世纪80年代展览的照片,大部分是由作者亲自制作,现在留存下来的很少,因此现在可以看作是“原作”。这里的“原作”强调存世的作品数量比较稀缺,也强调制作年代的久远,但难以拿一个严谨的标准去规范它。展览中的“原作”,数量上没法准确考证,说不定过段时间又会发现一批。照片是可以机械复制的,基于这种基本属性,规范哪张作品是原作很容易陷入悖论。 

涉及到艺术品的交易和收藏,收藏家或者买方考虑的要素有很多,我觉得没有签名的作品也可以是“原作”。很多老照片过去没有签名,但有历史感存在,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照片的评价要素往往因人而异,有主观性和随机性存在,签名、版数这些要素,并不是一以贯之的标准。

《月升》 安塞尔•亚当斯

比如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安塞尔•亚当斯的名作《月升》,里面有很多版本,价格差别也很大,并不是最早制作的就是最贵的。以我个人经验来看,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比如照片的纪念意义,制作的精良程度,收藏家的个人喜好,曾参加过哪些重要的展览等。对于买方或收藏家来说,照片评价的维度是多样的,有很多主观参照因素,并不仅仅是签名和版数。

中国老一辈的摄影家没有照片版数这个概念,一张照片可能印过100张,现在可能只看到一张,但可能还有好多张在不同的人手里面,数量上无法去计算。说哪个是原作,一下出来10张原作怎么办,出来20张原作都有可能。近几年,有些摄影家开始注重签名和版数,但用签名、版数来限定是不是原作,是不是好的作品,这还是不规范的。基于照片评价的多重因素,以及机械复制的属性,这很容易纠缠不清。

十八度灰之儿子(左) 徐勇            红日(右) 顾长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7:30 , Processed in 0.10211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