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当然是指女性;她们的,则指女性所关注的一切。在这个特别策划里,这两个词语的所指和能指则有特别的意味:
三位个性、经历、风格大相径庭的女性摄影师,在同样大相径庭的时间与空间中拍摄着与她们大相径庭的女性对象,这本身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行为:在这里,“她们”既指拍摄者,又指被拍摄者;“她们的”既指拍摄者的作品,又指被拍摄者的生活。 而这所有的"她们"和“她们的”,在建构起生动好看、耐人寻味的照片之外,最终的目的,就是给予观看,不仅仅是给予女性,同时也给予男性观看;一如"她们"和“她们的”在现实中的一样。 策划者还邀请了三位女性评论人加入,以不同的视角、立场进行点评。这既是丰富本项目的女性色彩,也是展示女性独立观点的一种方式。 此系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机推出,反响热烈,网络点击量达百万,诚如读者们的评论:“这组报道去掉了有色眼镜……女性的坚韧之美在每一步艰难前行中升华……这些女性的坚强是内在的,是精神的,是面对任何突变与背弃,依然活得光彩照人、风情万种。” 其二,传播效应的价值最大化。传播,是摄影项目的终端,却是专业策划的起点。 专业策划者不是在完成项目之后再考虑传播的问题,而是在项目还没有开始时,就根据期待的传播效果倒推策划的重点。也就是说,前期策划已经包含了对后期传播的详细考量和预测。试举一例: 南方周末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完成的两季《吾城吾乡》,从千万级的网络点击,到南方周末第一本同名摄影集的众筹出版,再到至今不断被知名媒体、公众号、出版机构、书店热推,使得这一项目并未随时间流逝而褪色,而是历久弥新、魅力不减。 这得益于策划之初对社会心理,即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在第一季,8组摄影作品包括了时代大迁徒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异地、故土、精神乡愁和城市化的急速跃进。这些关键词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通,当人们看到这些照片时,他会发现:他的生活、情感、经历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第二季,则采取了读者征集的形式。事实证明,来自于普通人的照片,丝毫没有“不专业”的缺陷,反而因真实朴素而感人至深。除了乡愁乡思,中国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而这种展现,正是《吾城吾乡》得以持续为读者喜爱的真正原因。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3:15 , Processed in 0.07884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