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广州影像三年展将在广东美术馆隆重开幕。著名摄影家、策展人曾翰担任本届三年展主策展人之一。 分别于2005、2007、2009年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曾经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在推介当代摄影方面备受瞩目,后因为种种原因中断。因此,作为广州国际摄影双年的延续,新一届的广州影像三年展展览格外令人期待。 5月12 日,评论家、策展人李楠与曾翰就三年展及当代摄影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了对话。 01.从“摄影”到“基于摄影” 当代摄影是一种可能性 李楠:曾翰好,我注意到这次展览的名称有了微妙的变化:“摄影”变成了“影像”、“双年”变成了“三年”、“国际”两字也去掉了。我想这些细微变化的背后一定有着深思熟虑的原因。 曾翰:以前是双年展,它会跟广东美术馆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 “广州三年展”在某一年会产生重叠,出于这样的考虑改成三年展这是原因之一。同时也考虑到一个美术馆平台假如是每年都做这种大型的关于影像、摄影的这种展览,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事情。因为这样的平台它需要一个很学术性的、研究性的方式和成果积累才能去策划,而不是一个象我们摄影界常见的那种庙会式的摄影周、摄影节。所以我们觉得“三年展”是非常适合的时间设定。 另外一个就是经过我们三位策展人和学术委员会专家与广东美术馆一起讨论,决定把 “摄影”改名为“影像”并去掉“国际”的提法,即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改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把“摄影”改为“影像”,从photography改为image这样一个词的变化。这是因现代摄影艺术、影像艺术的发展是跟着当代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的。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视觉媒介领域不断拓宽和发展,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广义的影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体介入摄影领域,拓宽了摄影多元的表达力。 (曾翰2005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参展作品《欢乐今宵》) 比如说:2017年跟2009年之前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影像的“数字化”与“互联网化”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虚拟世界的影像的改变。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 只是“基于摄影”的原点,利用新的媒介方式去表达各式各样的“摄影”。 传统的艺术媒介与类型的划分已不足以去应对这样的变化,因此,美术馆应及时关注、回应那些“基于摄影”但又超出摄影范畴的艺术实践,将这些艺术实践现象涵盖入更广泛的定义——“影像”之中。 “影像”包含图像、声音、运动与三维动画等多种元素,作为新艺术媒介的一部分,更能够囊括各种跨媒介艺术实践现象。广东美术馆立足于媒介现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把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更具包容力和学科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力图在更具开放性与方向感的工作中推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这个现象在现在年轻一拨的艺术家里是一个非常的广泛而盛行的一个现象。那么,从这个角度和这个时候讲,我们就不应该再局限于之前提到的所谓“摄影原教旨主义”的这样一个方式和概念,而把摄影更名为影像就是一个必然和必须的事情了。因为它涵括的内容跟它的可发展和可持续性的范围更加宽广。这次我们在讨论参展作品时,不管是我们中国的,还是西班牙策展人Alejandro带来的很多拉丁美洲的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作品也都不会再局限于仅仅是一张照片挂在墙上这样的摄影。 简单一点说,强调“影像”的提法就是因为传统意义的“摄影”在“变”,我们认知“摄影”的框架也变了。 (曾翰2005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参展作品《欢乐今宵》) 李楠:“基于摄影(photographic)”这个提法,《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的作者夏洛特·科顿也说过。确实,这可以看作对当代摄影特质的一种描述,也确实有大量的实践表明:新媒体的介入扩大和改写了摄影原有的边界、功能甚至定义。“摄影”这个词儿已经不是一种框定,而是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可能性。那么,你们的策展如何体现“基于摄影”? 曾翰:这次我做的一个方案,是从关于广东的摄影史的研究去反映跟全球化历史的一个平行关系的思考,也是我在这届三年展里面策划的一个主题。里面也牵涉到摄影跟历史、摄影跟社会、摄影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个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仅仅关注摄影作为图像的一个方式。 然后我们三个策展人讨论得出了一个我们的主题,叫“复相·叠影” (Simultaneous Eidos)。在哲学层面上提示了一种多重的、共时的存在,一种非中心主义的与去本质主义的世界,旨在将摄影和影像放在一个非反映论的维度上,强调影像自身的独立性并平行于现实,甚至生产着不同的现实,平等于现实世界的。 因为,影像自身是自成系统的,就是它在现实之外也自成系统的;“叠影”则强调着不同影像媒介之间的复合性与跨越性,鼓励我们去面对今天各种纷繁的摄影-影像的实践,更为开放、包容地把握摄影这个传统概念,并且把摄影与其他影像艺术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新的讨论空间。 这些是我们当下所面对的就是摄影和影像的一个状况,所以我们用这两个词来表达策展理念。在汉字语境中,“复相·叠影”则暗示着“复叠”“影相”,“复叠”是重启、延续与差异,“影相”则是广东话对“摄影”的叫法,因此本次主题也包含着广东美术馆在一个新的语境中重启关于摄影与影像的展示、研究、收藏的含义。 (曾翰2002年作品《晕眩城市》)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12 , Processed in 0.47973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