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平行的世界,交织的灵魂︱李楠工作室

2018-4-10 14:55| 发布者: cpnoz| 查看: 2523| 评论: 0|原作者: 李楠|来自: 李楠工作室

摘要: 为浙江女摄影家王新妹作品集《心之骛》所作序言。同名展览3月8日15时在中国美术馆2,6号厅开幕,展期至19日,欢迎朋友们前往交流指正。摄影,是时间的艺术,亦是空间的艺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空间来注解与转换 ...

为浙江女摄影家王新妹作品集《心之骛》所作序言。同名展览3月8日15时在中国美术馆2,6号厅开幕,展期至19日,欢迎朋友们前往交流指正。 




摄影,是时间的艺术,亦是空间的艺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空间来注解与转换时间的艺术。


人,是无法改变时间的;人,永远只是漫长时间轴线上一个被动的点。因而人对于时间,无能为力。但人对于空间,大不相同:人可以选择空间、建构空间、置换空间,在不同的空间里成为不同的自己。人,对于空间,是主动的。这种主动,也是人自我建构意识的流露。


因此,在时间里,人永远落在自己的后面;而在空间里,人可以主动地发展一段关系。


经由这段关系,摄影者得以成立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而这段关系,便是那条风景独特的小道,在一帧帧鳞次栉比的照片中蜿蜒穿行,引领我们曲径通幽;不断出入往返于两个平行的世界,最终抵达摄影者深蕴隐秘的内心。


由此去端详王新妹的新作《心之骛》,其处女作《心之极》出版三年之后的再次结晶,很难不被她展示的“平行的世界”所吸引。


在这“世界”里,依然保持着《心之极》真挚的情感饱和度,和女性特有的、极其细腻的心灵感光度;同时,展示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省视与思辩,这是比纯真柔软的极地童话更为复杂、也更为深刻的灵魂之省、灵魂之思。





这是平行的世界,交织的灵魂;这是一位女性在人世间浸润遭逢、歌哭欢笑了五十余年的内心,又一次义无反顾的远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个体之于世界的理想境界。在王新妹的《心之骛》中,我看到她为此付出了令人动容的努力。




我以为,王新妹所展示的“平行的世界”,同时彰显于以下三种维度:


其一,人与动物的平行世界。这既是《心之骛》的主题,也是王新妹三年以来不断“走世界”所沉淀、积累的思考。


人与动物的关系,渊源深深又矛盾重重。动物既被人类驯服,又被人类崇拜;既被人类豢养,又被人类祭献。而人对动物,既罔顾又恐惧;既臣服于它们的神秘,又弃厌于它们的野蛮;既把它们当作朋友,亲昵如侣、宠爱有加,又把它们当作敌人、肆意轻慢、任意屠杀。


人类越是提升自己以超拔于自然之上,动物就越是地位下降至“奴隶”状态。人与动物的关系,就愈加紧张和扭曲。人类,在不断灭绝一些动物的同时,其自身的生存危机日益深重。

王新妹站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点上,将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同时展示出来:一个,是照片里的动物世界,此为显性空间;另一个,则是与此相对的人类世界,此为隐性空间。


显性空间中,动物是绝对的主角与主人,它们按照自然法则从容度日,世代繁衍。同时,因为这种画面中的自由自在,乃是“人”的视角切入结果,便自然地勾联出隐性空间:人类世界,从而也使观者自然地联想到人类与动物真实的关系、即动物的真实境况:此刻的自由自在,不过是侵犯之后幸存的余兴。

而最后一组血腥残忍的杀鲸照片,则直接将这幸存的余兴也彻底毁灭了——那白茫茫雪地上残留的鲸鱼骨骸,暴露的是:人类才是显性的主人,动物则是隐性的奴隶;实际的显性、隐性空间刚好与照片中呈现的相反!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5:03 , Processed in 0.07737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