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国的素颜时刻——纪念伊芙·阿诺德与她的中国之行 编者:2012年1月4日,20世纪最重要的女摄影记者之一伊芙·阿诺德在伦敦逝世。1979年,阿诺德在中国旅行拍摄长达半年之久,是最早以人文主义眼光报道中国改 ...
定居巴黎的摄影家菲利普和塞萨尔·雅德(Philippe and Cesarie Yard)最新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富丽而厚实的影调,同时也有着不可言说的哀愁。这对夫妻联手拍摄同样的主题,让观众直面生存与不可避免的死亡之宿命的对抗 ...
德国人像摄影师马丁-舍勒 马丁-舍勒的作品《帕丽斯-希尔顿》、《杰克-尼科尔森》、《海伦-米伦》 如果你有阅读时尚杂志、明星刊物的习惯或是关心广告大片,你一定看到过马丁-舍勒的摄影作品。他是《纽约客》的特 ...
摄影师赵嘉是个有着丰富人生的人。他担任过登山和攀岩的特项旅游向导、登山大本营联络官、国内一家大型网站的栏目负责人、某互联网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一家电视媒体的首席运营官、出过书、写过专栏,随后开始摄 ...
(来源:蔡焕松博客) 摄影十种关系纵横谈 ——中摄协副主席、广东省摄协主席李伟坤访谈(一) 蔡焕松:一个摄影家的追求与他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你从事摄影近40年,你的拍摄也经历了从宣传图片到唯美、创 ...
1987年,当蒂姆·拉曼第一次去婆罗洲雨林,他还是哈佛大学生物学的博士生。现在,拉曼成为《国家地理》的签约摄影师,并为自己是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成员而自豪。 美国杂志社的编辑想要一些来自蛮荒绝地的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新闻摄影也正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闻摄影的创新发 ...
顾群业 当代艺术总是通过观念的力量来获取自身价值。艺术家们通过自己擅长的语言建构意象,传递观念,以期实现情感沟通。卢进的观念影像作品以“蒙太奇”式的图像拼接为基本叙事方式,在对现实的隐喻以及疏离感 ...
2月1日,第九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展组委会将获奖的25件“社会记录类”作品在网上公示。该类别获奖作品本有52件,其中的27件作品因存在“像素移动”,即“PS”行为,刚刚被取消获奖资格。据参加鉴定会的专 ...
(中华铁道网、《路讯》杂志特约通讯员姚贵荣)新年伊始,兄弟单位请笔者给摄影发烧友谈谈摄影创作的体会。三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酸甜苦辣,艰辛中充实,平淡中兴奋。经过不断努力,笔者曾经20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 ...
李楠说:"摄影需要不断超越,摄影也需要自我救赎。"我们要"超越"谁、"超越"什么"?我们如何"自我救赎"?…… 茗香居札记(之一) 不能不知:世界摄影大记事 朱 鸿 人来到世上,要清楚自己从哪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4 11:56 , Processed in 0.1256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