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美国国会图书馆照片杂谈 他手执最原始的照相机穿梭于战场,却拍摄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他不属于哪个新闻机构,其作品无法直接为报刊采用,可是人们公认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摄影记者;他的照像馆和镜头前有那么 ...
(来源:盛希贵博客作者:盛希贵) 关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与报道摄影的辨析《关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与报道摄影的辨析》(见盛希贵 任悦 周邓燕 著《新闻摄影:理论与实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一、新闻摄 ...
中新社昆明12月3日电 题:摄影师吴家林:中国摄影走偏了 中新社记者 甘娜 胡远航 “当今的中国摄影走偏了。沙龙风、唯美风这些表演性的照片已让摄影彻底变味。”中国摄影师吴家林直言对本土摄影现状的隐忧。 ...
中国内地报社的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香港却是波澜不惊,没有出现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大张旗鼓地运作新媒体的现象。论发展程度,香港报业的成熟度远比内地高;论竞争程度,香港二十份日报,在700多万人口的地方展开白 ...
前天读到一篇《"纪实摄影":煽情地误导中国摄影创作三十年》(徐勇)(注:在百家论坛发文时标题为《纪实摄影:严重的概念误导》),文章否定了"纪实摄影"这一摄影类型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存在意义,其主要观点 ...
首发于本网“百家论坛”的由中国著名摄影家徐勇先生撰写的一篇名为《“纪实摄影”——严重的概念误导》(后在其他网站,更名为《《"纪实摄影":煽情地误导中国摄影创作三十年》),自发贴已来,受到广大摄影人的热 ...
“我是一个农民儿子,所以来到农大讲课我特别高兴。”10月30日,《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以他对中国农业大学的热情拉开了以“讲述了新闻摄影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的讲座序幕。 “大家请注意这幅照片中民工那种怯 ...
侯建江(中国摄协著作权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诞生,以博客、手机报、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借助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超越书刊、广播等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传播的主渠道,互联网已经成为著作权侵权 ...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 ...
身体与赤裸,尤其仍以女性裸体为大宗的摄影创作,在具有严肃意义的国外作品里,使用题材的主要路径,大约有两种。其一,也是最常见、最为艺文阅读大众熟悉的,就是将女性裸体「艺术化」,抽离与身体相连结的人、社会 ...
曾忆城作品《路上有风有风景》 顾振清 1949年以来,中国摄影一向以反映真实的纪实摄影为主流,尽管出现过一些“捏造的真实”,但其创作诉求的原则和目标的是真,而非“不真”,遵循的手法也未超越纪实摄影的 ...
论摄影作品后其修饰派 本人在摄影的派别一文中,只简单介绍了摄影界的门派,其实派中有类,类中有帮较比复杂。 对于摄影作品后其修饰派还可以细分:该派大多是业余摄影好者,也有不少专业投机者利用照片后期制 ...
远方的爱人 年龄相差24岁,相识31年,住在一起的时间不到4年。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画家欧姬芙和现代摄影的先驱之一斯蒂格利茨的结合,可谓是艺坛神话。斯蒂格利茨为欧姬芙拍摄的全裸摄影集,曾经引起世人的议论 ...
曾有一名摄影师抱怨说,他每星期都要收到差不多两三封让人窝火的邮件,一些人打着没有预算的旗号,向该摄影师免费索取照片的使用权。可能碰到这种现象的摄影人会有很多,无论在意与否,这种被免费或廉价得到而使用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1 05:34 , Processed in 0.0472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