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吃的啥?这是来自熟人的问候,陌生人之间只好谈天气。 吃的啥?这样的谈论也出现在上月召开的米兰世博会现场,这一届的主题是“滋养大地,泽被苍生”(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试图通过探讨 ...
姜健的《主人》 作为一种以人为主题、处理人的形象的视觉表现样式,中国当代肖像摄影无法不与作为个体的人的觉醒这个时代问题迎面相向。如果说,文艺复兴为西方的肖像画确立表现精神独立的人的艺术传统创造了历 ...
文/海杰 空气系列之清净寺-泉州,卢彦鹏作品 如果说多数艺术家的创作是试图打开自己,跟外部对接的话,那么,卢彦鹏的创作恰恰相反,他在深入自我的迷宫,并因此获得狂欢与安宁。 成长于福建漳州的艺术 ...
台湾屏东县枋寮乡一户李姓人家将爷爷的结婚照,挂在客厅当作传家宝,没想到却被大陆网友穿凿附会成“冥婚照”,还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2年第15期的封面(此为台湾繁体版封面,这个封面出现在大陆简体版20 ...
白开水者何?烧开然后放凉了的水,而非生水。生水虽也凉,但你喝了会拉肚子,生蛔虫。纪实摄影之於李英杰先生,便是凉白开;从滚烫的开水到凉白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伊始,他晾了二十年,并彻悟道----“ ...
小小的一根铝合金棍子如今正在搅乱全世界的博物馆。这根让众多人尤其是自拍族陷之疯狂的自拍杆,在众多博物馆管理人员眼中,不是“神器”,而是“武器”,有了它,《蒙娜丽莎的微笑》画作中,迷人的蒙娜丽莎没准就会 ...
一九九九年,在Canon所主办的摄影新宇宙大奖(New Cosmos of Photography Award)中, 冈部桃(Momo Okabe,1981-) 以《As If I Were Alive(宛如活着)》系列获得优秀赏,那年她十八岁,又一位受媒体关注的少女摄 ...
《电梯女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日本女性摄影家开始大量涌现的年代,柳美和(Yanagi Miwa)正是这其中较早进行摄影实践的女性艺术家,而纵观柳美和的影像作品则一直围绕女性的议题展开,用不同的方式分别讨论了女 ...
这个春天,两场关于黑人摄影的展览正同时在伦敦展出,分别是来自英国VA博物馆的“耐力:英国黑人经验的图像1950s-1990s”(Staying Power: : Photographs of Black British Experience 1950s-1990s ),以及英国摄 ...
《摄影之后》作者:弗里德-里奇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塑造了一代人对于图像和视觉的认知与伦理观念,纽约大学摄影与成像系教授弗里德?里奇的《摄影之后》则接续了桑塔格的知觉经 ...
文 / 江融 1979年,近30家画廊在纽约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经销摄影作品的机构,名为“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并决定1980年举办首届纽约摄影博览会。该博览会后来成为了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摄影博览会。 ...
摄影是20世纪较重要的传播形态和艺术形态。法国艺术品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在2014年10月发布的《12张图了解全球当代艺术市场最新格局》中统计显示,“各创作类别成交额占比”中摄影的比例为4.1%,而在中国,摄影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1:11 , Processed in 0.12588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