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两场关于黑人摄影的展览正同时在伦敦展出,分别是来自英国V&A博物馆的“耐力:英国黑人经验的图像1950s-1990s”(Staying Power: : Photographs of Black British Experience 1950s-1990s ),以及英国摄影美术馆刚刚结束的名为“黑人摄影与民权运动[①]”(Human Rights,Human Wrong)。 虽然两个摄影在主题的侧重性、布展方式和摄影师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却为观众认识和体会英国黑人移民的生存状态,以及黑人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将以展览的内容为材料,通过对英国现代黑人移民的进程和相关文化线索的梳理,带读者走进1950至1990年之间的英国黑人摄影,探讨其图像与政治、民权及后现代理论等紧密相关的议题。 移民 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爵士(Sir John Hawkins)把一船从塞拉利昂抓来的黑奴帶到圣多米尼加贩卖,开始了英国人贩卖黑奴买卖的交易。从此,西印度群岛上黑人的命运便和英帝国的兴衰紧紧相连,从十八世纪中期的大规模移民到随后的废奴运动,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权运动,黑人移民对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战之后至六十年代初,西印度群岛人掀起了移民英国的高峰。他们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许多民族聚居区,积极与英国白人通婚,努力参与英国的劳动市场与政治领域,期望融入英国社会。然而,作为一支黑人移民群体,他们在英国的同化之路,却遭遇到严重的种族歧视[②]。尽管如此,个别来自战后第一批移民家庭的黑人摄影师开始用镜头记录同胞的生存状态,并逐渐意识到影像对于争取民权的重要意义。而这些移民的后代更从民权运动时期、后殖民和后现代理论中得到经验教训,影像成为他们质疑国家、政治、阶级和种族身份的有力武器。 《持久的力量:英国黑人经验的图像1950s-1990s》展出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摄影收藏中日益增多的来自英国黑人摄影师的照片,旨在向观众展示英国黑人对英国文化和社会,以及艺术和摄影领域中的贡献。在过去的七年里,V&A一直与黑人文化档案馆(Black Cultural Archives)合作,并收购由黑人摄影师拍摄,或者记录了黑人移民在英国生活的照片。在英国遗产彩票基金(HLF)的资助下,V&A已经收集到来自17位艺术家的118幅作品。此次展览展示了全部17位摄影艺术家跨越流派的作品,题材涉及英国黑人的时尚文化、民权运动、种族认同、女权运动、民族传统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英国黑人文化档案馆还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摄影师本人、其亲属以及拍摄对象的口述史整理,观众可以在展厅现场通过录音文件了解到更多有关图片背后的故事。 20 世纪上半期,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为英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严重的兵力与劳力短缺迫使劳工部不得不打开移民的大门。于是,157,000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有色人种大批涌入英国,从事各种类型的行业,为“国”争光。然而,在战争结束之后,即便有很少的西印度人被特准留在英国为军队服务,其余大部分移民被遣散回到他们各自的原英属殖民地。然而,回到家中之后,落后和贫穷的祖国与英国之间强烈的落差驱使他们找寻机会,再次返回英国成为二战黑人移民的集体愿望。 这时,机会来了。 1948年6月22日,一艘满载492名牙买加黑人的“帝国顺风号”(Empire Windrush)的运兵船停在了伦敦的Tilbury港口,满城的报社摄影师们都迫不及待地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或许和很多人想象中的黑人移民形象不同,这艘船上的牙买加人统统西装革履,脚上时髦的尖头皮鞋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这张照片作为记录英国现代移民史,以及解读黑人种族表征的重要文献,被摄影史学者一次又一次地带进课堂。于是,照片里的一些人重新加入了皇家空军部队,另外一些则被鼓励去寻找工作,以填补英国服务业的缺口。 ![]() 埃迪-沃思,Tilbury港口的帝国顺风号,1948 © AP/Press Association Images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6:16 , Processed in 0.07217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