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 从二战后至60年代初,伴随着西印度群岛人掀起的移民英国的高峰,一些专门为移民拍摄肖像和家庭照的商业照相馆落地生根。那些正在尝试融入英国社会的移民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他们最体面的衣服,把最光鲜的,拍摄自英国的照片寄给自己身在祖国的亲人和朋友。 詹姆斯-巴诺(James Barnor)于1929年出生于加纳首都阿克拉。早年在阿克拉创建了永青摄影棚(Ever Young Studio),巴诺擅长拍摄当地社区居民的肖像照片;同时作为加纳《每日写真报》的新闻工作者,巴诺因此有机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来到伦敦工作和生活。在这座全新的城市里,巴诺延续了他在永青影棚摄影的工作方式,拍摄了大量伦敦黑人社区移民拍摄肖像作品。除此之外,巴诺亦留下来相当丰富的街头摄影作品,在他所拍摄具有时代性的黑白照片中,那些身着西方现代服饰的黑人移民站在典型的英国元素的背景前,自豪的展现他们所拥有的新生活。 詹姆斯-巴诺,伦敦婚礼嘉宾,1960年代,© 詹姆斯-巴诺,Autograph 相对于六十年代以家庭相册和以街拍照为主的黑人影像,成长于七十年代的黑人摄影师则更加注重对于移民社会生活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记录。七十年代初,题材跨越了黑人社区生活,时尚方式的照片早已成为历史的切片,记录了后殖民世界中的种族和现代性。 黑人摄影师拉斐尔-阿尔伯特(Raphael Albert)于1935年出生在加勒比群岛的格兰纳达,他随着家人在五十年代移民伦敦,青年时期的阿尔伯特边在Lyons蛋糕厂工作的同时,还在西伦敦伊令技术学院学习摄影。先是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阿尔伯特随后加入了《西印度世界》(West Indian World)——英国最早由黑人创办的报纸之一。从一开始被委任拍摄英国黑人选美大赛到自己创办类似的比赛,阿尔伯特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拍摄“英国黑人选美”(Black Beauty Pageants)的黑白影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工作之余,阿尔伯特一生都在为伦敦加勒比社区的成员拍摄家庭照片,记录英国黑人生活方式的照片以及社会纪实摄影的风格以受到英国摄影节的重视作为英国黑人摄影影响突出的标志。 拉斐尔-阿尔伯特,黑美人小姐,黑人选美系列,© 拉斐尔-阿尔伯特/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 同样来自《西印度世界》,尼尔-肯洛克(Neil Kenlock)是另一位活跃在伦敦的黑人摄影师。肯洛克于1950年出生于牙买加,他在十三岁那年跟随父母来到伦敦。1973,在影棚拥有一段工作经历的肯洛克正式加入报社,随即拍摄了一系列英国加勒比移民在家中的肖像照片。在那些富有英国格调的壁纸和地毯,别致的家具之前,身着各色现代服装的黑人移民在镜头前摆出迷人的姿势,展示出生活在伦敦的加勒比黑人移民尝试努力融入英国都市生活的乐观精神和来自黑人的自豪感。 然而,在伦敦生活的肯洛克深深体会到英国黑人移民所面临的种族歧视,正如他在接受VICE杂志作者布鲁诺?贝莱(Bruno Bayley)的采访时回忆道:“对我们来说,融入这个国家还是很困难,这里也存在很多文化冲突。我们的父母没有分到好工作,只分到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或是工厂的工作——在那时并没有真正的黑人知识分子。我们需要得到合理的分配,需要爬上去的机会。[③]”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11:13 , Processed in 0.07096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