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订阅

王 曙

我家阳台上的那株冬枣树
我家阳台上的那株冬枣树
三年前,我从乐清山区讨得两株冬枣树,也就大拇指那点粗细的树干。种植在阳台的花坛着,那树见长,去年开了三次花,冷不丁地在枝头结了果实,挺让人喜欢,经常翘首清点:27颗冬枣。 秋深时冬枣发红了,迫不及待地 ...
2018-4-27 15:29
黄梅天
黄梅天
记不得有多少日子了,我的城着实地被浓厚的云雾包裹着,天昏地暗。老天爷似乎在与谁赌气,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四周一片灰蒙蒙的,潮湿搅拌在阴冷之中,铅一样云翻滚在头顶,伸手可及。雨水顺着山墙不停地淌,那股潮湿 ...
2018-4-27 15:23
看龙泉婚礼 懂龙泉之美
看龙泉婚礼 懂龙泉之美
你去过龙泉市否?如果还没有,那得抓紧了,没到过龙泉必为一大遗憾。 龙泉,一座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城市,小巧玲珑,永远彰显着山峦与清泉的个性。一把龙泉宝剑,一带龙泉青瓷,让小城名扬海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
2018-4-27 15:21
1998那年温州市助动车登记纪实
1998那年温州市助动车登记纪实
(老照片) 整整十七年过去了,当翻阅珍惜照片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涩味。 那几年温州市市民摆脱自行车,纷纷购买轻便的助动车。于是乎大街小巷充满飞驰的助动车。方便了无数上班族和工薪阶层的市民,同时也带来管 ...
2018-4-27 15:12
母亲的香韵
母亲的香韵
每位母亲的身上都会散发着一种特殊的芳香,只有她的亲生儿女才能嗅到,这种奇香陪伴终生。 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爬过多少沟沟坎坎、经历无数日日月月、尝过多少酸甜苦辣、守候多少黑夜黎明、穿越无数人生变迁…… ...
2018-4-27 15:09
那几只光顾我家的“白头翁”鸟
那几只光顾我家的“白头翁”鸟
相当一段时间了,有三四只“白头翁”,经常在我家阳台上歇息与玩耍,活蹦乱跳地十分惹人喜爱。几乎每日天刚刚亮时,它们就来到阳台的冬枣树,柑橘树,桂花树上,窜过来,跳过去,那婉转而悦耳的叫声,与经常歇息在对 ...
2018-4-27 15:01
依 然
依 然
携友到山区去创作,蜿蜒漫长的山路挤出我们一身的汗水,沉重的喘息在宁静的山谷中回响,倒是那甘洌的顺崖而下的清泉顿时让我们感觉到沁入肺腑的惬意和凉爽。我们敞开被汗水浸透的衣襟,让山风带走一路攀登的疲劳。 ...
2018-4-27 14:57
感于钢铁的死亡
感于钢铁的死亡
人们总认为钢铁是最坚强的,富有最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九味真火冶炼后,承受千百磅钢锤的敲打锻造,在淬火的雾气中获得新生。我敬畏铁的执着,钢的诚信,和钢铁的默然。铸成铁轨,负起万吨之压力,铮铮地将列车 ...
2018-4-26 16:27
质本洁来还洁去 ———昨晚,48朵昙花绽放,坐观昙花一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 ———昨晚,48朵昙花绽放,坐观昙花一现
暂短的荣华,月光下的美丽;瞬间的芬芳,生命的冰清玉洁,却留下哲理的境界,永恒的借鉴。 我的阳台,我的花盆,几株我种的昙花,倒没有精心呵护,不时浇些水,将茶渣倒些在盆中,记得今年还在别人的指导下沤了点 ...
2018-4-26 16:18
燃烧的荷
燃烧的荷
昨天,带第十二期和前几期部分学员近40余人到武义拍摄荷花。骄阳似火,室外温度达39度,整个荷塘如同燃烧的火炉。学员们汗流浃背,衣服全被汗水浸透。没有一位学员叫苦叫累的。他(她)们全神贯注地拍摄着,那十里荷 ...
2018-4-26 16:07
船 殇 ——无言的铁与木
船 殇 ——无言的铁与木
一个从大山里出来,披着沉积了几百年厚厚的苔藓; 一个从炉火中诞生,千百次地敲打练就了钢筋铁骨。 铁与木紧紧地拥抱着,钉是钉卯是卯地支撑起一个偌大的空间,人们称之为“船”。 命中注定,将与那惊涛骇浪 ...
2018-4-26 15:55
从端午节划龙舟所想起的……
从端午节划龙舟所想起的……
屈原怀抱巨石怒沉汨罗江以表爱国之心,愤慨之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佳话; 屈原的精神带来了粽子文化和划龙舟文化,据说,向汨罗江中抛粽子是当年老百姓为了不让鱼鳖食屈原的遗体而为,划龙舟实为在汨罗江 ...
2018-4-26 15:48
雨夜里的思念 ——缅怀阮世璜先生
雨夜里的思念 ——缅怀阮世璜先生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这是一个让人多思的夜晚,想起我的老师阮世璜先生。 时间过的真快,怀念与记挂却一直不能淡化。原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摄影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摄影工作者协会顾问,摄影家阮世璜先 ...
2018-4-26 15:38
荷塘痴语
荷塘痴语
初夏。 又想起那一塘浩瀚的荷花。 因为我与荷花有一个约定,去年拍摄荷花时,陶醉之中我曾经对花儿说起我的好友是一位拍花的高手,能将鲜花拍摄得活灵活现,赋予花仙子一种崭新的生命,明年一定相约,在荷塘最美 ...
2018-4-26 15:34
情伫廊桥
情伫廊桥
从未接触过影视拍摄工作。 电视台著名编导陈瑞晨先生给我《永远的廊桥》的脚本,约我担任艺术顾问。 读后,思绪万千,爱不释手。那饱含对廊桥一片深情的构思与笔触,浸透着陈兄的痴情。如一坛陈酿的“女儿红”, ...
2018-4-26 15:28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01 , Processed in 0.1259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