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扩张的地域”的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将于11月21日—12月10日举行。10年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备受国内外摄影界关注,共展出国内510多位(次),以及挪威、瑞典、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摄影大师作品3.6万多幅,吸引230多万人次参加。
举办10年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每年的主题都不同,有“我的照相机”这样的大白话,也有“观察与被观察”这样充满哲学意味的词。 这些让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的主题,是如何确立的,其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让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段煜婷为您一一揭晓。
要做就做国际化的最专业的摄影展 对话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段煜婷
记者:连州国际摄影展每年的主题都不同,10年来这些主题是如何设定的?
段煜婷:摄影年展每年的主题都是随着国际摄影特别是国内摄影的发展而设立。中国的摄影节,首先要以国内社会和文化背景思考问题,以及摄影文化中不断产生的问题的动态关注。 比如第一届主题。在04、05年时,国内只有2001年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而南方是没有摄影节的,而我们想做一个有别于国内、而且更具活力、更具创造性的摄影展,这些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既然我们决定在南方创办一个摄影节,就应该更有当代性、探索与实验性,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国际化的,最专业的摄影展,最终成为中国当代摄影最为重要的展示平台。 而我们最终确定连州这个地方是因为其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南方小城市独特的美,希望在这里有一个新的起点,因此确定了第一届的主题“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
记者:“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有着什么特殊意义?与第十届主题“再造奇遇”是否有着前呼后应的关系?
段煜婷:“从连州出发”说明我们的摄影展是真正立足在连州这块土地上的。从连州出发,而又回到连州,更是意味着把连州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现象推向外部世界,让世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连州。 经过10年的倾力经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并以学术见长的重要视觉艺术盛会。十年前能在这样一个山区城市创办摄影节,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以第十届的主题“再造奇遇”有多重意义:一方面,粤北小城连州与摄影的结缘如同奇遇,另一方面,摄影本身也相当于摄影师发现世界的奇遇,尤其是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摄影作为一种后媒介将展现出较传统艺术媒介更为强大的力量,呈现出另一种意义的奇遇。
记者:哪一届年展的主题让您印象深刻?
段煜婷:第四届的主题“我的照相机”,首先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主题。因为当时中国当代摄影界被市场大氛围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变成了迎合市场趣味,这时候发生了很多问题,作品过于浮躁,没有真正的底蕴。而这届的主题恰恰是主张摄影家回到“我”的独立立场,回到通过“照相机”直面和见证今天的现实和人生境况和感觉中。 这年还有一件在艺术界来说非常轰动的事情,就是请来了当代艺术大亨栗宪庭。当时栗宪庭提前考察连州,他发现连州的文化底蕴深厚,连州让他想到唐代的“古文运动”,其倡导者刘禹锡曾被贬到连州,正是他与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复兴先秦两汉自由质朴的文风。栗宪庭苦思冥想一番,希望通过连州这个平台,向中国摄影界发出声音,让摄影回归最本质的特征,希望艺术家的创作不要忘记初心,所以提出了当年的主题“我的照相机”,让摄影师回归到相机回归到最本初的观看本身。 那年的主题提出来也对当时中国摄影界浮躁之风有一定的影响,是非常引人瞩目的一年。
记者:今年的主题呢?
段煜婷: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是“扩张的地域”。本年度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浦斯选取了21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作品,关注和探索地域的扩张所带来的影响与世界不同地区之间日趋紧密的互相联系,以摄影家独有的创作方式表达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复杂的联系,并给观众们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与认知。 世界各地摄影师们具有创意的视野恰恰提供给人们对类似经验的全新意识,这些经验今天广泛地把不同国家、地域和本地群体联系起来。这种扩张的地域恰恰就是2015年连州国际摄影节的核心主题,探索世界不同地区之间日趋紧密的相互关系。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20:36 , Processed in 0.11732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