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图像:事实、虚构,还是隐喻?

2016-10-15 10:02| 发布者:zhcvl| 查看:3576|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出版社

摘要:讲述事实是一张照片的承诺——似乎事实本身就存在于视觉的精确之中,在这一点上,媒介反映了我们本能的感知。虽然我们并没有置身现场,但是一张照片能让我们感到如同自己亲眼目睹了那一个真切的瞬间。想想所有那些既 ...

“马修·布雷迪以艺术建立了摄影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但当记忆随着身为艺术家的布雷迪一同消逝之后,我们就会认为他的照片是事实。”玛丽·潘泽尔(Mary Panzer)在她1997年出版的《马修·布雷迪与历史图像》(Mathew Brady and the Im-age of History)一书中这样写道,“不管承认与否,布雷迪对于其拍摄对象精心的操控至今还对我们的感知产生着影响,并且仍然塑造着我们对于那个时代及其国家历史的看法。”

《发电厂机械工》,刘易斯·海因,1920年

《发电厂机械工》,刘易斯·海因,1920年

刘易斯·海因在1920年拍摄的一张发电厂机械工的照片,象征其支撑美国的职业伦理。这张多年以前的照片因其简练的形式使它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象征,但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真实性”。事实上,海因——一个在日益机械化的世界中关怀人类劳动,并且曾经宣称“现在急切需要对世界上的工人进行智慧化的解读”的人——摆拍了这张照片。在得知这一点之后会削弱这张照片的有效性吗?

我们能够看到,第一张照片中机械工的拉链没有拉上。日常生活中不留心的瑕疵,使得事物原本的样子反而不能成为呈现现实的最佳状态,这不是很悲哀吗?在我们去努力完善现实的时候,我们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一个没有拉上拉链的男人是不体面的,这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他摆出来的姿势表现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国工人——他将永远保持着刻意摆出的尊严。但是,这位机械工确实在那所发电厂工作,而他的动作也完全是他真正工作时的样子。照片所描绘的现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无论海因是否忠于现实,也许都不会对它在象征上的重要性产生影响。

《市政厅前的吻》,罗伯特·杜瓦诺,1950年

《市政厅前的吻》,罗伯特·杜瓦诺,1950年

尽管明信片和海报上印刷的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拍摄的《市政厅前的吻》(Le Baiser de l’Hôtel de Ville,1950)都已经过曝了,但它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摄影捕捉生活中自发瞬间能力的典范。这是对一个浪漫时刻多么美妙的见证!这对情侣是多么得惹人喜爱,他们的姿势和穿着是多么的优雅,从一间巴黎的咖啡厅看到这样的情景又是多么的令人喜悦!它让你相信浪漫的爱情:你也想坐在咖啡厅中,沐浴着城市之光,就好像你在那里也一定能见证爱情的花朵在周围绽放,甚至邂逅你自己的爱情。

但是,尽管照片中的故事看起来如此——一位摄影师从他的珀诺酒上抬起头时恰好看到这对情侣走过——但那个瞬间并没有任何能引起他注意的意外发现,杜瓦诺几天前就在这个男人和女人学习表演的学校附近见过他们。当时他受《生活》(Life)杂志委派拍摄一个发生在巴黎的浪漫故事,因此他雇来两人作为拍摄的模特。这件事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为人知晓,当时有好几个人宣称自己是这张著名照片中的模特,以此起诉要求法律赔偿。缺乏真实性是否降低了这张照片的价值呢?对我来说是的,它让一个浪漫的承诺变成了一个美丽而精致的谎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07:48 , Processed in 0.27419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