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蒙田有一句话,“人类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里还安静不下来”;帕斯卡尔有一句台词,“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德波顿告诉我们,“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小区,甚至自己的卧室也是可以旅行的”;美伊斯特写过《卧室夜游》,得到了尼采的激赏,那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使自己变成沃土。 我们深知,个人的、家庭的生活图像也会构成特殊的历史。 一个摄影师,连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拍、不好好拍,那么,他就是跑到再远的地方,又能拍出什么好照片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国内外那些对生活怀有真诚的摄影者拍摄的生命故事—— 罗马尼亚的一名女摄影师Andrei Baciu,她拍摄的一个私人摄影项目叫《曾祖母的房间》,作品完成于2010 年。在这个项目中,她以自己曾祖母住过的老房子为拍摄对象,通过一种温柔而细致的方式来呈现时空交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故事气氛。整组照片里没有出现一个人,但是它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拍摄的方式。 《成长烦恼》是原中央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现为设计师、收藏家、独立摄影师的王艳平一个持续中的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通过观察中国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通过再造场景导演拍摄,表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见图1)。 图1 王艳平一直通过各种拍摄方式来记录儿女成长的过程,她试图记录下他们从一个孩子变成大人的每一个瞬间——虽然她知道这很难。 她说: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着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自我认知、情感以及不确定性中的种种复杂改变,不记录下来太可惜了…… 《爱人》是独立摄影师刘磊拍摄于2014 ~ 2015 年的一个独立摄影项目,记录了妻子怀孕生子的详细过程(见图2)。刘磊在记录的全过程中充满感情,从而这组照片也有了很深的个人痕迹:“我和妻子Zhu在2013 年领证,2014 年3 月结婚,10 月我们有了双胞胎女儿,她孕育双胞胎女儿的过程中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但是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和艰辛。现在Zhu 成了母亲,我也初尝为人父的欣喜滋味,我看着两个女儿健康成长,心满意足。作为摄影者,我和拍摄对象一起收获着爱和成长,这又是一种说不清的快乐和安心。” 图2 看到《伤感小说》这样的一个题目,你会怎样拍摄? 《伤感小说》是波兰摄影师Jakub Karwowski 完成于2011 年的一个私人摄影项目,他尝试用一种叙述性的拍摄方式来记录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整组照片对影调掌控极为出色。 这是她自己的陈述,“每当我看到家庭相册的时候,都会对这种记录方式感到困扰。为什么要用这么写实的构图?为什么不能模糊一些,拍摄感触和气氛,而不是堆砌的合照? 假如换一种方式,将每一张照片当作对情感本身的记录,如同电影镜头般永远让你猜不透前后的剧情,只能从细节里追忆,这样的记录又会如何?” “这一组照片,就是带着这样的似曾相识的感触而完成的另一面日常生活。” 但是在我们国家的任何一个展览评选上,我没有看到过《伤感小说》这样的拍摄方式。我们的观点:纪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实。但是你看她拍摄,是另外一种纪实,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下来的日常生活。 《妲妲的雨林》(见图3)是摄影师李旻果用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个私人摄影项目。这个项目中,她记录了女儿与雨林一起成长的令人惊讶的场景与瞬间。2013 年,我看到李旻果拍摄的千余张照片。我和高静一起策展了《妲妲的雨林》,该展览参加红河国际摄影节,被评为“最美的展览”。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4:42 , Processed in 0.10566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