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看上去很温和,神情中透露着一种让人不容质疑的自信。 在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奇岩捷运站附近的闲置工厂,我顺利找到阮义忠的工作室。未到二楼,便一眼望见楼梯转角处的墙上,贴满《摄影家》杂志的各期封面。 来到二楼走廊,跃入眼帘的是阮义忠《人与土地》作品系列中的一张代表性作品,被挂在三四米宽的玻璃大门上。透过玻璃,我看到坐在桌边的阮义忠,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耐克Polo 衫,脚上是一双运动鞋,这让他显得格外精神。 这个工作室装修精致,家具别具一格,看来经过一番精心设计,跟这栋搂外表给人的破旧感完全不一样。如果仅凭初步印象,大概会判断这里是设计师的工作室,或是一家当代画廊。 阮义忠位于台北北投区的工作室 阮义忠位于台北北投区的工作室 阮义忠工作室的两面主体墙上,挂着装裱完好的作品。左面墙上是他在国外旅行时拍的作品,从未展出过;右边挂的是他儿子用手机拍的街头作品。 对着大门的一面墙上,贴着大陆《生活》杂志封面集结的海报,约三平方米大小。这本杂志跟阮义忠有着密切联系,这是第一本向阮义忠约稿的大陆杂志,它的版权页上,阮义忠的头衔是摄影顾问。 近几年来,阮义忠陆续为《生活》、《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深圳商报》和《南风窗》等报纸和杂志撰写文章。 与此同时,他在大陆各地的受欢迎度持续不减。相比之下,阮义忠在台湾反倒显得很安静。 他跟台湾的摄影界,似乎刻意保持着某种疏离。“说实在,我在台湾从来不跟摄影圈打交道的。” 类似于这样的话,阮义忠毫不避讳,而且还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说过,“从我起步开始,台湾摄影几乎没有起到参考作用。” 截然相反的是阮义忠在大陆的活跃程度。在新浪微博上有着近两百万粉丝的阮义忠,每天都在上面谈他的日常生活和出门旅行的故事。 阮义忠开微博,是应出版社的卖书需求。开通之后,他在这个社交媒体上,开始跟大陆影友更频繁和私密地交流。在写微博的两年时间内,他每天都会发布1 条,且大都写满140 个字。 “既然要写,我就要写得认真,要言之有物,要诚实,要持之以恒。任何人只要用这种态度做事,他都会有很大成就。”阮义忠勤奋且有计划地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美学和生命哲学。 如今,他的第二本微博书即将出版。基于这种做事风格,阮义忠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几乎都是成功的经验:做展览,当作家,教书,编杂志,当义工,开工作坊,等等,这些都成为他自信的来源。 不经意间的自信:我的影响可能才刚开始 《人与土地》, 屏东县牡丹乡旭海,1986 从童年起,阮义忠便不想成为一般人,一直想从家乡的田埂上逃离。即使没考上大学,他也在台北闯出了一番天地。之后,他再也没有停止过努力,“中国摄影教父”和“台湾的布列松”这类响亮名号没能让他懈怠。 多年后,阮义忠仍持续努力,他说:“我一直有这个想法,我的影响可能才刚开始。”阮义忠对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有着某种程度的执着,并且似乎把过程和结果看得同样重要。 工作室休息区相对的两面墙上,是巨大的落地书柜。上面几乎摆满他的作品:他所办的《摄影家》杂志系列,他曾在媒体上刊登的文章,他曾画过的画,他曾在台湾“9·21”地震后记录50所希望小学重建的大型影像系列……这两面书柜,可以浓缩成“阮义忠”三个字。 阮义忠说:“我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我的痕迹。”除了累积作品,他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痕迹,要属咖啡机和黑胶唱片。休息区的中间,就有一台咖啡机,那是阮义忠数台咖啡机中的一台。 阮义忠位于台北北投区的工作室 阮义忠冲了一杯咖啡给我,并拿出一盒小点心。这是他从台北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馆打包回来的。 作为过去几十年来伴随台湾文艺界诸多名人成长的地方,明星咖啡馆是台北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诗人周梦蝶就曾在它门口常年摆摊卖书。 阮义忠回忆,台湾现代诗的代表诗人周梦蝶是他到台北后认识的第二个人。第一个是《幼狮文艺》杂志的主编瘂弦。 在《幼狮文艺》当编辑时,阮义忠19 岁,那时候他每个月都要向周梦蝶要稿子。2014 年5 月1 日,周梦蝶在台北病逝。 当我停留在对周梦蝶的想象中时,阮义忠的问题打断了我:“对咖啡有意见吗?”当下,我便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他这样问,必定是在等我喝过咖啡的回应。 手中这杯咖啡味道的确不错,醇厚浓郁,香气也好,我如实地将品尝到的口感回应他。 于是,在与咖啡相关的话题上,我们持续了很久,“这豆子是我自己烘的,我专门挑了4 种豆子。咖啡苦不苦,跟配豆,烘培的火候有关系。 我对自己的咖啡有信心,很多不喝咖啡的人,喝了我的咖啡后,都开始喝咖啡。我觉得自己的咖啡最好喝。” 阮义忠就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无比的自信。他善于使用自己的才能,甚至已经在构思要卖自己品牌的咖啡。 这个想法大概跟美国导演大卫·林奇在网络上卖自己品牌的咖啡一样,他们都乐于想要创造一个品牌,并成为自己品牌和喜好的推荐者、贩卖者。 阮义忠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唱片架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20 , Processed in 0.07230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