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幅相机或湿版,并不能重新使摄影充满活力
RJ:如你所知,还有另外一批摄影艺术家希望能通过采用大画幅相机或湿版工艺来回到摄影术发明之初的创作手法,以此作为抵抗摄影数码化的姿态。他们十分强调工艺和过程,他们要重新使得物质化。但是,你在《摄影如魔术》中说,认为只要通过工艺、采用某种器材或利用美术馆的墙面作为观看的背景等办法,就能使艺术摄影有别于当代影像制作办法的想法,目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你为何会这么认为? CC:当代艺术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有人会说,我5岁的孩子也能这么画。你也可以说,新摄影不是正经的摄影,任何有合适电脑软件的人都能制作出这种摄影。对于努力使得摄影成为一种独立创作形式的人来说,我不认为这种想法对我们有好处,因为它过于依赖传统的手法。 积极选用一种旧的摄影方式作为激进的选择可以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但我真的难以相信仅是依靠这种旧的手法,尤其是大画幅相机或湿版工艺,就能重新使摄影充满活力。这种做法使得我们回到过于久远的摄影媒介历史,而没有考虑当下的现实情况。 凯特·斯特西维,构图008,2014年,©Kate Steciw,CourtesyNeumeister Bar-Am,柏林 RJ:实际上,我同意你的看法。每次出现新技术,如35毫米相机或宝丽来相机,摄影都获得重生。但我也能理解许多摄影家目前的担忧,他们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创作。 CC: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探讨的阶段,讨论在摄影的这个重要关头,什么才是摄影的前途。不少人表现出失落和错位,并担心自己没有处于摄影的中心。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都是令人感到错位的时代,所以,不要固执己见;这样的话,只会让自己落伍。 你仍然可以在做10年或15年前你做过的作品,但你必须同意现在你正在做的作品,其含义已经不同。我认为,艺术家或摄影家有义务将目前的视觉文化考虑在内,因为你的作品是要与现在的观众交流的。这并不是说,你必须采用Photoshop或一种新的相机创作,而是说,你必须考虑到其他艺术家创作和传播作品的方式,以及这种情况会对你的作品解读产生什么影响。你制作影像的方式并非毫无倾向。 杰森·埃文斯,无题,选自“供观看的图片系列”,2007-12,©JasonEvans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3 , Processed in 0.33046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