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我们仍然会讨论什么是摄影
RJ:在这个日益相互关联和虚拟的世界里,我们面对着以商品为中心和影像泛滥的视觉文化。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也日益主观。但是,我们也同意,当代摄影作品与现实世界仍然存在着关系。同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3D打印机技术正在商业化。如果艺术家采用这些更加虚拟的技术,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CC:我希望,摄影会像现在这样广泛。我认为,关于摄影的前途问题尚未有定论。20年后,我们仍然会讨论什么是摄影。但我相信,有些东西会被抛弃。例如,就3D打印机来说,它表明影像是经过处理的,它提醒我们,制作摄影作品的艺术是指如何将某个东西处理成一个艺术品或艺术形式。 我们也日益意识到在摄影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积极选择。例如,选择捕捉影像的方式,选择如何传播、如何处理影像,包括该影像不同版本的真实体验,有些是在因特网上体验,还有一些是以画册或照片的形式体验。 我开始大量思考的诸多问题之一是,在这个没有底片和没有最终版本的时代里,什么才算作有创意?我们的创作实践是什么?我的确充满希望,因为摄影仍然是最民主的表达方式。我确信,摄影不会死亡,因为人类在视觉方面正变得更加在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参与制作和传播影像。 杰西卡·伊顿,cfaal 346, ©Jessica Eaton, Courtesy M+BGallery, 洛杉矶 一旦我们理解了当代艺术允许摄影参与是一件好事,并了解摄影仍然在社会和政治方面对我们重要,那么,我们就理解了该媒介正在出现的活力。 我知道这种说法听上去过于笼统,但我不认为,摄影哲学的发展会局限在是否要从暗房转向3D处理这种细节问题上。我不认为摄影的叙述方式只是受技术变化影响,但我很想看到技术将使之发生什么变化。我认为,只有当我们接受摄影正在回到现在这个十分宽泛领域的现实,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各种可能性。 RJ:非常感谢。 时间:2016年7月6日 地点: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附注: 2004年出版的《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The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一书按照摄影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将当代艺术摄影分门别类,精辟地梳理了当代艺术摄影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将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媒介加以分析,引起国际摄影界的高度瞩目。 此书不仅在2009年和2014年再版,成为研究当代艺术摄影一本不可或缺的理论文献,而且也使得作者夏洛特·科顿(CharlotteCotton)成为炙手可热的策展人和评论家。2015年,科顿推出新作《摄影如魔术》(Photography is Magic,光圈出版社),介绍了80多位当代年轻艺术家自2010年以来创作的“基于照片的作品(photo-based work)”。这些艺术家几乎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生,他们大多以Photoshop而非相机作为主要媒介,并在工作室中利用数码软件创作而非到大街上街拍。 夏洛特·科顿/江融摄 他们将摄影放在当代艺术语境和社交媒体所产生的视觉文化中加以探讨,并将摄影媒介与绘画、雕塑、装置和录像等媒介混合在一起,打破了这些媒介之间的疆界;他们突破了摄影只是作为再现现实世界证据的实用价值,而进入到主观创意的领域;他们利用摄影媒介的可塑性,大胆地实验各种具有创意影像的可能性。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摄影已经不是如奇遇,而是如魔术,以便重新激活摄影媒介所具有的炼金术本质。 2016年,科顿应邀成为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首位驻地策展人,为该中心策划了重新开馆后的首展:“公共、私人和秘密”(Public、Private and Secret),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
本文刊于《中国摄影》1月号 插图由光圈出版社提供 -END- 其实, 摄影的边界与可能同时存在 而且,都是动词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4:42 , Processed in 0.08710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