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相关文章篇首 而在1986年同年,陕西群体所张罗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也引起巨大波澜。据资料记载,当年收到29个省、市、自治区21864组摄影作品。在作为八十年代摄影发展的另一重要经历者李媚看来“艰巨历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以一批年轻人的历史观和摄影观挖掘出了一批在当时难以面世的作品,并且在蒋齐生先生的帮助下展出了一批新华社弄虚作假的新闻照片。这个展览与活动是一个还历史真相,追求真实的努力。并且,其中对摄影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所提出的问题与追问,应该是后来中国纪实摄影兴起与繁荣的先导。 《艰巨历程》参赛作品,邱晓明《关中父老》系列。 顾铮在《追忆“北河盟”》一文中,对八十年代中国摄影群体的繁盛,如此谈到: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摄影的发展主要被限定在两个领域内。一个是新闻报道摄影,另一个是所谓的艺术摄影。由于事涉意识形态,新闻报道摄影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个特权的领域,在政治不具公开性的时代,一般爱好摄影者无从涉足这个领域。而所谓的“艺术摄影”,在当时不是意识形态的图解,就是士大夫趣味的花草风景。这样的“艺术摄影”在进入1980年代后,又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与商业利益至上的摄影厂商结合起来,转变为以比赛夺奖为主要方式的“艺术”摄影。1980年代,当时的摄影仍然是这种情况为主导,摄影表现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已属奢侈,更遑论探讨摄影的观念了。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正使这种“摄影”失去其主导性与合法性。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有一批人想到要以自己的照片来冲击陈旧的摄影观念,改变这个令人郁闷的现实。这些民间团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冲击陈旧的摄影观念,而像“裂变群体”与“北河盟”的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摄影探索,也赢得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这些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摄影群体的探索所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尽管很大,但却难以马上影响摄影人口众多的主流摄影界。 《现代摄影》第一期再版封面 杂志报刊的活跃:80年代摄影人的营养液 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各地活跃起来的民间摄影群体和摄影家与文学、戏剧、音乐、影视、艺术等领域的有志青年相同,“理想就是一切”,而点燃努力追寻摄影创作自由的导火索莫不过向他们提供“弹药”的各种报刊杂志。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7:00 , Processed in 0.13730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