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进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好多内地高校已经完成的事情。它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面向的是所有大学生,在相机普及化、摄影平民化的“历史契机”面前表现出了对相机尤胜从前的青睐——甚至依赖。传统的套路基本是 ...
这是上个月某一天的事了, 我是上夜班的,上完最怕睡眠不足,然而做报纸的,手机也不敢关。不料那天早晨,手机一响。一看是5时49分,叫苦不迭。再看内容: “长江:希望没搅你美梦。此刻我已过襄樊,往澧县,雾气升腾 ...
香港偏安中国一隅,地理上的比重虽小,但是作为曾经的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到今天仍然是亚洲资本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摄影师在沙龙以及商业摄影等方面取得的建树令全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在刚 ...
黛安尼塔·辛格《档案室》,2011 六月末,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微博)(UCCA)“印度公路(Indian Highway)”展览开幕,与“西天中土”项目对中、印双方现实语境和交流史细节的重视相比,“印度公路”更多体现的是纯 ...
黛安尼塔·辛格《档案室》,2011 黛安尼塔·辛格 黛安尼塔·辛格生于1961年,曾在艾哈迈达巴德的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及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学习,现生活、工作与新德里。她最近的作 ...
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条评价摄影记者的段子:进现场像狗一样突破、进现场后像老鼠一样被驱赶,隐藏自己时像狙击手一般警惕,藏卡像藏私房钱一样小心,蹲守像猫头鹰一样通宵不睡,爬墙头像武林高手一样大胆,本属 ...
“Captive Landscapes”(人造景观)是美国摄影师Daniel Kukla完成于2010年的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通过对12个不同动物园里场景的拍摄,来呈现人对自然的压抑与控制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组作品 ...
近年来,随着各地摄影组织和实践的迅猛发展,梳理地域性的摄影史料,为研究者提供更多史实,成为不少有识之士和各地摄影界人士的共识与行动。虽说做史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会遭受“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疑证 ...
很有意思,有位拍民俗题材多年的摄影爱好者提问:民俗摄影到底该怎么拍。有明白人这样回答,选定一个题材,按照纪实摄影方式拍下去,拍成一个深入的专题就可以了。这当然很实用,但对于连纪实摄影边界还没摸到的人来 ...
(转载于中国摄影报2012.7.31) 7月,一场特殊的摄影展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说它特殊,首先是因为这些照片的作者都是非职业摄影师,其次是展场的墙面被大量小照片满满铺陈。如果再仔细观瞧,还会发现,这些照片 ...
谁也无法准确地猜测一朵花会在哪一个瞬间开放,谁也无法断言一朵花能灿烂地开放多少时间。艺术家的**创造也一样:在哪一个瞬间灵感喷涌,喷涌的力度有多强,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永远是一个无法解读的密码。于是, . ...
《在天堂之下》是一本纪实影像图集,内容承载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 自2004年起,香港摄影记者秦伟往来于菲律宾马尼拉贫民窟,以镜头关注着这地区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景象。为寻找一位失去 ...
整理我的思绪 史蒂芬 ·怀特 see+ gallery 王湛 译 BARRY, D.F.-Portrait of Chief Gall CLIFFORD, CHARLES-Puerta de Alcala, Madrid, Spain 在这篇为《平行和对立》展览写的文章《无名收藏家》里,我写到了关于自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23:48 , Processed in 0.12255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