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当前位置:» 首页 摄影理论专题访谈
  • 那难忘的眸

    曾记得当年95岁的大文豪艺术家文怀沙先生,在回答如何健康长寿时,诙谐地总结了两句:一辈子只看美的,不看丑的;只想善的,不想恶的。相当有道理。 注视美丽,陶醉秀色,在不仅仅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爱美之心人皆 ...

    王 曙 2018-4-12 17:12
  • 古城怀旧

    穿梭在温州老城区的胡同之中,如走进时空隧道,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望着那古民居的门楣楼台,似端起一碗香喷喷的陈年“女儿红”老酒,遐思万千,看花了眼,迷醉了心;漫步那依然保留着温州人祖辈沿袭下来的,洋 ...

    王 曙 2018-4-12 17:08
  • 祥云腾起

    当年,唐一行禅师云游到天台国清寺,伫立在隋塔下的石桥上,望着被滚滚山洪逼迫改变流向而朝西流淌的溪水,欣然题下“一行到此水西流”的豪迈诗句。这种水西流的自然现象让诗人兴致勃勃,感叹不已。 去年我们来到 ...

    王 曙 2018-4-12 16:59
  • 作为行动主义的摄影

    美国摄影师乔纳森·托戈夫尼克拍摄在卢旺达大**中被性侵的妇女及她们的孩子,并筹集百万美元,成立救助基金,持续、切实地帮助他们。然而,这一拍摄却并未遵循报道摄影的“两面理”原则。摄影师完全按照自己的行动 ...

    李楠 2018-4-12 16:23
  • 图像证史:中国的中国

    因为正在写一本图像史论的书评,想到了这本图像证史的著作:刘香成先生主编的《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2008年始以英、德、法等6国文字出版,全球发行25万册,但迄今尚无中文版。这是当年应约而作的书评。现在,关 ...

    李楠 2018-4-12 16:07
  • 女摄影师罗洋的后“Girls”时代

    罗洋,摄影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上海。2009年,其代表作"Girls"引发关注。现在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创作的同时,也接受时尚杂志的拍摄工作。2009年,罗洋的系列作品"Girls"入围三影堂摄影奖,引发关注。影像 ...

    专题访谈 2018-4-12 14:57
  • 当代艺术重新界定摄影?

    安妮·麦克唐奈©Annie MacDonell,“平坦化,光、黑与白系列”,2013越来越多的当代摄影作品令人产生这样的思索:这还是照片吗?这还是摄影吗?去年12月,旅美摄影学者江融发来了他与《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 ...

    李楠 2018-4-11 16:54
  • 如果能让身体的价值最大化,这一生就没有白白活过

    作品如何生效?这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区志航的“俯卧撑”系列,从开始被攻击谩骂,到警察叔叔和幼儿园老师都请他讲座,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权威的肯定,这其间的过程令人玩味。我以为,它传播、裂变、成 ...

    李楠 2018-4-11 16:34
  • 踏着秋色高歌的人——触摸草根诗人董翻身

    认识诗人董翻身先生(网名:风的声音)是通过他妻子曾玲玲(摄影学生)给我的诗集《踏秋而歌》,捧读后,被诗中流淌的,涌动的情愫而感染,虽然还未谋面,那种老友般的感觉油然。后来见了几次,切切实实难以相信在他 ...

    王 曙 2018-4-11 15:57
  • 生命中的极地——读陈文杰先生的“极地摄影展览”作品感知

    67岁的旅行家,摄影家陈文杰先生携夫人将自己的足迹拓印在南极和北极,同时,相机将极地的绚丽和生活在那片纯净的天地在的憨态可掬的企鹅,大智如愚的海豹,洁白而骁勇的北极熊,不畏风雪成群的海雀统统地摄入镜头, ...

    王 曙 2018-4-11 15:54
  • 偶然天晴·遐想

    入冬以来几乎天天阴雨,气候影响人的情绪这话一点不假,阴霾下心境一直舒展不开,像缺了钙似的,懒洋洋软绵绵地什么也不想干。更有甚者,从正月初二起雨下得更是猖狂,将人封闭在屋内,逼到电视机旁边。 还别说, ...

    王 曙 2018-4-11 15:47
  • 应该到乡下去感受一下

    乡下,是城里人将自己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无端拔高的一种别称; 乡下人,是相当一部分人狂妄自大,带着一些轻视感的口头禅。 说农民是乡下人,并显示不了自己的尊贵,相反地表现出来一种无知。我们吃的,穿的,用 ...

    王 曙 2018-4-11 15:40
  • 我的温州good morning

    凡说起温州,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是一种自豪感。 小城温州,城小故事多。温州虽小,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 温州不大,但全世界都知道。 温州善变,短短三十年的变化让人瞠目结舌。 温州 ...

    王 曙 2018-4-11 15:34
  • 埠头之情

    江南多河塘,在沿河的小村庄旁有许许多多河埠头,供船只靠岸和村民淘米,洗菜,洗衣等。河埠头也成为村民边洗漱边聊天的社交场所,几乎每天这里都会热闹非凡。 每次经过埠头时都会驻足观望,轻而易举地勾起我童年 ...

    王 曙 2018-4-11 15:16
  •   斯拉特·布兰德雷(Slater Bradley)的“完美的移情”(Perfect Empathy),是一个手工处理的系列,主体为裸体的女性,背景被金色或银色的痕迹所覆盖,前些日子在荷兰哈勒姆的一家画廊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布兰德雷 ...

    专题访谈 2018-4-11 14:57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0:40 , Processed in 1.1490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