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国收藏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摄影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5年为全盛时期。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都开始购入中国摄影作品,”纽约知名菲利普斯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cn)说,“但中国的艺术家和画 ...
因摄影评论集《决斗写真论》的出版,理想国微信已先后两次介绍日本传奇摄影家中平卓马。今天是他去世两周年纪念日,再分享独立学者、艺术评论者刘柠的这篇文章,以为纪念。中平卓马:成为摄影机的摄影家文 | 刘柠201 ...
2014年秋,《南方都市报》刊载了拙文《沈仲章遗物中的傅雷相片》(简称《遗物》),主线是我整理父亲沈仲章遗物时,发现的两张傅雷照片。一张傅雷在书房,随文公布。另一张傅雷手持烟斗,“墙上镜子里还有个人影。镜 ...
“摄影记者这个行当真的有可能会消失,但新闻摄影永远不会消失,专业的有思想的摄影人永远不会消失。”李舸说。9月2日,中国摄协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摄协第九届主席团。《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 ...
他是80年代中国第一个在美国取得摄影硕士的人他对摄影原作的痴迷几十年从未更改2017年9月8日-10日,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来自不同国 ...
“我的艺术的主题是时间。”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上世纪七十年代,杉本刚到纽约时还是个学生。在成名前,他开着他的大众房车作摆渡人,也往来日本与美国之间做古董生意。 他尤其喜欢南宋画 ...
和所有风光摄影师忙碌的生活一样,虽然今年刚刚过半,63岁的王建军已经跑了四个国家——美国、柬埔寨、日本和越南,采访结束后的两天他要去兰州拍摄河西走廊,而之后在我管他要版面照片的时候,他正在敦煌的沙漠里。 ...
郎静山,1992年摄于故乡兰溪芥子园 在中国,说到“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这个字眼,总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亮相生猛、骇世嫉俗的摄影行为艺术。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中国人以 ...
2011年开始,埃里克·索斯(Alec Soth)和朋友做了一份虚构地方报纸《小棕蘑菇快报》,聚焦网络时代人们日益孤独的社交生活。在Sean Kelly画廊展览这一系列时,他却同时在Instagram上发布日常拍摄。这年头,想躲过互 ...
赵卫民作为引领时尚的肖像摄影师,十余年来他的作品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舞台上的名流精英,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各界都饱受赞誉。 所谓优秀肖像艺术是让受众可以看到被拍摄人物的真性情,他的真性情里面 ...
人脸的历史是一本不会让我们厌倦的书——读赵卫民的肖像摄影林路[著名摄影评论家]一百多年的摄影史早已证明,肖像摄影具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不同于对风景和静物的体验。即便在这之前,肖像绘画曾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 ...
7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展在南方报业289艺术园区开幕,特别的是,现场举办了一场作品拍卖会,观众竞相举牌,拍卖的20张摄影作品成交率达到50%,听说这是岭南影像艺术市场的头一遭。以舍得吃出名的广东人开始青 ...
境·相 一灯影像艺术展暨收藏拍卖沙龙 【主题阐释:相即角色扮演,境乃精神归隐】 【展览特征:当代岭南影像艺术收藏市场的探索】 艺术家:赵一灯【赵卫民】 哲学顾问:曾昭式 市场顾问:曾璜 学术顾问:刘三健 拍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16:23 , Processed in 0.0869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