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破天荒邀请我为他拍照 当卡蒂埃-布勒松大师与我谈得兴致勃勃时,他夫人主动对坐在她身旁做翻译的于洋说:“你为什么还不赶紧拍照?” 于洋听后急忙抓起早已摆在沙发上的几台相机,对着我们一阵“扫射”,拍了多张我们四个人的合影,也为我与大师留下许多合照及大师为我题字的珍贵瞬间。 卡蒂埃-布勒松大师拉着李振盛的手说:“你是摄影家,还是你来拍照吧!” (于洋摄影) 从不允许别人为其拍照的卡蒂埃-布勒松大师破天荒的邀请中国摄影家李振盛为他拍摄肖像。会见之初,普雷基和李振盛都惧怕布勒松向来不允许别人为他拍照的“怪癖”,事先没敢拿出来“大相机”,现场只备有两台小傻瓜胶片机,还有一架录影/照相两用的摄相机。当临时获准可以拍照时,李振盛只能变换着使用这些非专业相机拍摄,此时他正在用摄相机上仅有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拍照。(于洋摄影) 罗伯特·普雷基与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结识30多年,但他们从未近距离合影,这次他们在促膝交谈时拍的照片,大概算是首次了。这就是用摄相机上仅有200万像素的数码机拍的照片,影像效果相当粗糙。(李振盛摄影) 卡蒂埃-布勒松这位从不允许别人给他拍照的“怪老头”,这时竟然拉着我的手说:“你是摄影家,还是你来拍照吧!” 听到于洋翻译了这句话,我先是楞了一下,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普雷基马上向我示意是大师破天荒的主动邀请我为他拍照,我赶紧端起相机对着老人家拍了一张又一张,从胶片到数码都用上了。老人随着相机快门声,就像一个“老小孩”似的面对我的镜头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有喜,有怒,有平静,有微笑,有慈祥,有幽默,有天真,有神秘,还不时冲着我的镜头发出吼叫声,故作愤怒状……发生我面前的这一切情景,令我既震惊又兴奋。 曾两度担任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委和评审团主席的罗伯特·普雷基,看到我为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拍的这两幅肖像(原始构图画面见带有底片黑边的下图),普雷基的评语是:“抓拍到卡蒂埃-布勒松的精神和灵魂”。2004年8月2日卡蒂埃-布勒松逝世后,普雷基选定这两张肖像作为联系图片社向国际媒体提供的图片专稿。(李振盛摄影) 这是2003年7月用傻瓜机为布勒松拍摄的两张胶片原始图,2007年9月,普雷基在平遥策展的《罗伯特·弗兰克与李振盛作品联展》中的《李振盛摄影50年》选用这幅作品,就是像这样“横躺着”展出带有底片黑边框的放大照片,普雷基说:“让观众歪着脑袋看,要比正着看的印象更深刻。”(李振盛摄影) 当卡蒂埃-布勒松大师第一次突然怒目而视地冲着我镜头吼叫时,真的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心想是您主动请我为您拍照的,刚拍了几张您就愤怒起来了,这算是怎么回事啊!普雷基看明白了我脸上的情绪,他赶紧让翻译于洋告诉我,这种“愤怒状”正是老人家高度兴奋的一种特殊表现,他说从来没见过卡蒂埃-布勒松如此丰富又天真可爱的表情,让我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多拍一些肖像照片。我和于洋两个人分别用多台相机放心地拍起来。 后来,我拍的卡蒂埃-布勒松故作愤怒状的肖像由《南方周末》以《“愤怒”的布勒松》为题发表了,谁看了这幅照片都会想到另一张传世经典名作《愤怒的丘吉尔》。 “愤怒”的布勒松 (大师面对镜头故作愤怒状) ——李振盛摄于2003年7月10日 拍完照片我们接着谈话,卡蒂埃-布勒松大师的话题转到我那本法文版《一位中国摄影家的小红书》画册上来。 “从你的书上看到你年轻时曾想当一名画家,你现在还画不画了?”大师突然向我发问一个在我书中很不起眼的小细节。 听到老人家的这一句问话,我十分感动。随即对于洋小声说:“由此看来,今天早晨马尔蒂纳·弗兰克所言不虚,我中学时梦想成为画家的故事在书中只是一笔带过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卡蒂埃-布勒松大师竟然能问及此事,可见他们夫妇确实是读过我的书了。” “不画了,现在主要是拍照。”我一边用双手做出按动快门的姿势,一边回答说。 “我与你正好相反。”大师笑着说。卡蒂埃-布勒松大师晚年放弃照相机,退出了摄影圈,一心专攻绘画,只想以绘画自娱,度过余生。他常与夫人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一同欣赏绘画作品,但从不讨论摄影。 “等我到了七、八十岁时,也要像您一样重操画笔。”我对大师幽默了一句,老人笑了。 这时,卡蒂埃-布勒松大师对普雷基抱歉地说,他手头一时没有新出版的画册《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作品回顾:男人、影像与世界》,只好等日后题字签名赠送给我。于洋一边手持摄像机在录影,一边翻译我们之间的对话,留下一段极为珍贵的活动影像资料。 普雷基对老人家说,他原计划在几年时间里陆续编辑出版我的四五本摄影画册,现在他产生了一个新的构想,将编辑一本书名为《卡蒂埃-布勒松与李振盛》的画册,专门讲述我与大师从神交43年到一朝会面的传奇故事,书中将收入大师的经典作品与我所拍的照片作比较,从而体现东西方摄影师在不同时空里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与应用。还要收入这一次与大师会见时所拍的照片,老人家边听边笑着点点头。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46 , Processed in 0.20297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