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当前位置:» 首页 摄影理论
  • 又是山花烂漫时

    又是山花烂漫时 近日回村,山上的山桃花已经开了,柳树眼看着就绿了起来,真令人高兴! 拍了几张照片,供喜欢的朋友欣赏! 别看山桃生在悬崖绝壁之上,它可从不畏苦畏难.这不,春风刚到,它便充满了勃勃生机,是第一个烂 ...

    司苏实 2014-3-18 15:21
  • 首届沙飞摄影奖颁发

    首届沙飞摄影奖颁发获奖作品展暨 “ 沙飞摄影回顾展”同时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2007年4月18日 ,首届沙飞摄影奖颁奖仪式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明祖、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沙飞长子王达理及评委 ...

    司苏实 2014-3-18 15:18
  • 沙飞和他的《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

    战斗在古长城 沙飞1937年秋摄于河北涞源浮图峪如果要从沙飞的所有摄影作品中,拿出一幅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无人能够否认,一定是这幅《战斗在古长城》了。这幅作品自1943年首次刊出,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司苏实 2014-3-18 15:15
  • 在中国,人体总是容易引起争议,很多时候,甚至是人命关天的争议。  关键是,这里所说的人体,主要指女人体。  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刘海粟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使用女人体做绘画模特,引发社会争议,更引起军阀 ...

    杨小彦 2014-3-18 11:45
  • 我的少年时代:1966-1976杨小彦  今天的少年恐怕无法想象1966年文革刚开始时的普遍情形。那时,我刚读小学不久,突然之间就不用读书了。不仅不用读书,突然之间,我们平日所敬畏的老师,也是因为家访而多少心生怨恨 ...

    杨小彦 2014-3-18 11:40
  • 历史的质感杨小彦我一直认为,历史是有质感的,这质感来自对视觉的长久体认,既包含着时间深处所散发的幽光,更聚集了跳跃在现实碎片上的瞬间斑点。否则,我们不能理解图像的魅力,还以为这魅力仅仅来自对过往事件的 ...

    杨小彦 2014-3-18 11:38
  • “摄影”谋杀摄影杨小彦  本来,摄影,我说的是纪实类和新闻事件类摄影,其出路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出版与传播。国际上一直有成熟的图片社制度,专门经营这一类图片,向各大媒体及刊物发稿,或者代表摄影师向有关媒 ...

    杨小彦 2014-3-18 11:35
  • 城市剃刀杨小彦  行走在广州大学城干净整洁的马路上,时时感受到“城市剃刀”的威胁,以及在“剃刀”下生活的无奈。  3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最大事情,从视觉来看,或用一个学术点的词,从表象来看,是城市的急剧扩 ...

    杨小彦 2014-3-18 11:34
  • 迟轲老师二三事  杨小彦  广州美院老校区大门,傍晚,只要是阳光天,几乎都可以见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安详地端坐在轮椅上,注视着进进出出的人们。当中不时会有人和他打招呼,寻问他是否认识自己。大部分情况 ...

    杨小彦 2014-3-18 11:30
  • 光溜溜的现代性城市政迹的一种扩张策略杨小彦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近三十年来,我们很多的城市领导,几乎无一例外地热衷于一种剃刀式的管理,通过大规模的拆迁与重建,通过让外国建筑师肆无忌惮地实施其奇特古怪的 ...

    杨小彦 2014-3-18 11:28
  • 胜迹古今杨小彦  学者巫鸿提醒我们,就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视觉记忆来说,以“迹”为主题的绘画,可以分为“神迹”、“古迹”、“遗迹”和“胜迹”四个类型:“神迹”表现的是一种越过历史的超自然事件,“古迹” ...

    杨小彦 2014-3-18 11:26
  • 指向一个时代的视觉标志杨小彦  说视觉是一个时代的指标,可能会有误解。一般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这一层意思,以为时代之指标者,一定是什么事件,什么概念,什么学说,什么伟人或名人。不错,这一切都是一个时代 ...

    杨小彦 2014-3-18 11:24
  • 无法培养的动漫天才

    无法培养的**与动漫天才这几年动漫热得不行,全国各高校都在争先恐后地创办动漫学院,政府也以相当的力度去投资动漫产业,但是,我却一直有个疑问:我们真的能培养出动漫天才来吗?我的结论是:我们无法培养动漫天 . ...

    杨小彦 2014-3-18 11:24
  • “批评”为何?   已经开了六届的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了,六年来,我们的批评界不断地讨论艺术批评的有效性,个别年轻气盛的,甚至为此不惜开骂,统而曰之:中国没有艺术批评。  一般意义上我也同意中国没有艺 ...

    杨小彦 2014-3-18 11:18
  • “批评为何”的背后发表:2012-11-06 13:57阅读:768 近年我郑重其事地提出“批评为何”或“何为批评”之后,发现自己原来也是无法理性地回答的。我的意思是说,我无法用一种可能更为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对艺术 ...

    杨小彦 2014-3-18 11:16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13:31 , Processed in 0.16574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